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从病理角度常分为胆固醇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瘤等,多数属良性病变。现代医学主要以手术切除为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但是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胆囊息肉尤其是小息肉(直径<5mm),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中医学对胆囊息肉没有病名记载,中医认为,胆囊息肉属中医学“胁痛”、“胆胀”、“积证”之范畴,病位在胆,涉及肝脾。
其病因多与情志郁结、饮食所伤、体质肥胖、肝胆宿疾(如病*性肝炎、胆囊炎伴结石)等有关。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胆腑郁滞,日久气滞血,发为有形之物。
胆囊息肉临床表现以胁痛为多见,《诸病源候论》有“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与正气交搏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提出该病的发生于肝胆经有关。
胆液为肝之阴精生化聚成,生理功能以同行下降为顺,胆汁的储藏排泄为肝的疏泄功能加以调节,肝的疏泄功能亦包括胆的疏通畅泄。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胆汁排泄不畅亦会影响肝的疏泄,所以本病病位在胆,病源在肝,胆病应从肝论治。
中焦脾胃为气机之枢,但脾胃的升降运动亦有赖于肝胆之气的疏泄,脾无肝胆不能升清,胃无肝胆不能降浊。因此脾胃有病可以影响肝胆,肝胆功能失调亦可以影响到脾胃,所以临床上胆囊息肉的病人常出现食少,腹胀,这都是影响了脾的运化功能,脾失健运所引起的。
胆附于肝,肝胆因经脉络属,功能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胆胀在发病过程中,往往肝病及胆或胆病及肝,形成肝胆同病。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胆病须治肝,治胆须调肝。
一是疏肝理气以利胆,若肝郁气滞,症见胁肋胀痛,善太息,暧气不止,纳差胸闷,舌淡,脉弦或沉弦者,此类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焦虑症状。治应疏肝理气以利胆,可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药用:柴胡、枳实、赤芍、青皮、姜*、川楝子、延胡索、佛手。
二是疏肝清热以利胆,若肝胆郁热,症见右胁灼热而痛,口苦而干,心烦少寐,面赤,头晕目眩,胃院满闷或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脉弦数者,应以疏肝清热以利胆,常用左金丸、丹栀逍遥散、四逆散等加减,药用:*连、吴茱萸、牡丹皮、栀子、柴胡、*芩、郁金、川楝子、白芍等。
胆腑以通为用,治兼和胃通腑,胆气以通降为宜,胃则受纳、腐熟水谷。胆与胃在生理上存在着“胆随胃降”的关系,能共同调畅脾胃肝胆之气机,协同胃腑受纳、腐熟水谷。胃失和降,则影响胆之和降。反之,胆的病变亦影响胃之和降。治疗本病时,应注意降胃通腑,通过恢复胃之通降,达到疏利肝胆气机之目的。
临床上,很多患者是以胃脘不适症状反复不愈前来就诊,常伴口苦、纳呆、痞满等症;因此在临证用药时要灵活辨证,随证加减用药。
35岁宋女士,自诉右胁部疼痛不适,牵引右肩背,伴见口苦口干,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去医院经B超检查有直径5mm的胆囊息肉。
舌质淡暗苔*厚腻,脉弦滑。辨证属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湿热交蒸而发病。治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和胃降逆。
处方:金钱草、广木香、青皮、隔山消、元胡、姜*、泽泻、莪术、生薏苡仁、连翘、大腹皮、绞股蓝、炒鸡内金、佛手、徐长卿。
连服7剂后,诸症减轻,去徐长卿加枳壳,继服40剂,复查B超,胆囊息肉3mm,又按原方加减服用2月,复查B超胆囊壁厚2mm,光滑,囊内未见异常回声。继续巩固治疗半月。随访半年未诉特殊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