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生提醒大多数囊肿无需处理,但囊肿出现在 [复制链接]

1#

相信大家在平时都听说过囊肿,但不知道囊肿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它可以长在人体表面,也可以长在内脏里。

囊肿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良性疾病,主要包括肺囊肿、胆囊囊肿、肝囊肿、乳腺囊肿、淋巴囊肿、甲状腺囊肿等。

一旦因为一些问题查出囊肿,相信大家都是紧张焦虑的,甚至很多癌症患者自己也认为不积极治疗过早放弃会危及生命。

但其实绝大多数囊中不需要进行处理,只有身体出现明显症状时,通过手术进行切除就可以了。但是身体某一些部位出现囊肿时,也需要提高相应的警惕。

01何为囊肿?

囊肿就是长在体内某一个脏器,肿胀是一种囊性良性肿块,生长在身体的某个器官中。一般来说,常见的囊肿有肾囊肿、肝囊肿、卵巢囊肿和皮肤囊肿。

大多数囊肿呈圆形,突出的皮肤表面呈半圆形,通常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由于囊壁包裹,边缘光滑整齐,与周围组织的粘附力小。表面皮肤大部分为非炎症性皮肤,颜色正常。

如果囊肿的体积比较小且不产生压迫症状,可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

如果短时间内囊肿增大,产生的压迫症状或者是出现了感染的情况,医院就诊,一方面需要进行积极的抗感染。另一方面,如果症状严重还需要手术治疗。

02诱发囊肿长出的4个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

如果患者日常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紧张,生活作息不规律,睡眠时间不足,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且营养缺乏,可能会导致免疫力缺乏,容易引起囊肿的形成。

患者需注意规律作息,学会自我释放压力,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提升自身免疫力,促进症状的恢复。

2.遗传因素:如父母一方身体有囊肿,孩子也容易发生囊肿,如毛根鞘囊肿、多发性脂囊瘤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遗传因素

如父母一方身体有囊肿,孩子也容易发生囊肿,如毛根鞘囊肿、多发性脂囊瘤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内分泌紊乱

内分泌紊乱会导致导管上皮增生,导致导管扩张、弯曲和折叠。由于缺血,折叠管壁会坏死并形成囊肿。

4.饮食不规律

无节制熬夜、睡眠节奏紊乱、睡眠时间不规律、从事量大、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人身体和心理压力太大再加上饮食不注意。

经常吃一些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平时不注意锻炼,体质弱而引起免疫力低下。让身体的*素没有办法及时排出,都会非常容易发生囊肿。

03囊肿与肿瘤的区别:

1.性质不同

囊肿绝大多为良性,细胞分裂具有一定的限度。肿瘤可有良性、恶性、交界性,细胞分裂失控,具有相对自主性。

2.生物学特征不同

肿瘤生长缓慢,甚至多年不会改变,也可以快速生长,甚至发生远处转移。囊肿通常生长缓慢,无远处转移,为良性。但肿瘤切除后可能复发,但囊肿切除后通常不复发。

3.影像学特征不同

肿瘤一般表现为实性肿块,恶性肿瘤增强扫描后可明显强化。而囊肿一般为囊性肿块,中空或含液体物质,增强扫描后不会强化。

建议平时注意休息,避免油炸辛辣食物,平时可以参加羽毛球、饭后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多吃蔬菜水果,戒烟戒酒。

04医生提醒:大多数囊肿无需处理,但囊肿出现在4个地方,需要警惕

1.卵巢囊肿

对于女性来说,卵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虽然卵巢的体积小,但是卵巢却是囊肿最好发生的器官。

造成卵巢囊肿的原因有很多,内分泌失调、不良的生活习惯、压力过大等,都有可能导致卵巢囊肿。

过大的卵巢肿瘤可以压迫横膈膜,从而压迫肺脏和心脏,引起心悸和呼吸不畅,卵巢肿瘤引起腹水也可以有压迫症状引起下肢回流受阻,导致腹部和下肢肿胀。

此外,还会引起盆腔脏器受到压迫,产生排便不畅,排尿困难等症状。

2.肝囊肿

肝脏囊肿在临床上也是非常常见的,指的是长在肝脏部位的囊肿,随着囊肿数量增多、体积的增大,会对肝脏带来严重的损伤问题。肝囊肿不需要额外治疗,寄生虫性肝囊肿除外。

肝囊肿中悬垂型囊肿可发生扭转现象,从而导致囊肿缺血、坏死而出现剧烈疼痛、发烧、虚脱等严重症状,如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3.胰腺囊肿

胰腺囊肿分为假性和真性这两种,其中以假性最为多见,真性较为少见。胰腺囊肿如果是真性囊肿,而且胰腺囊肿体积较小的话,是不需要就医解决的,定期观察即可,至少每年都要做一次B超。

但是如果是肿瘤性胰腺囊肿的话,就要小心一些了,胰腺癌一直有着“癌症之王”的称号。

而临床发现肿瘤性胰腺囊肿具有着一定的癌变可能,一旦发现胰腺出现的囊肿,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干预治疗,否则发生癌变问题的话晚了。

4.子宫颈囊肿

子宫颈囊肿是由于身体的内分泌水平下降,使宫颈处的腺管出现堵塞所导致的,也被称为腺囊肿。

当身体的内分泌紊乱,无法进行正常有效的新陈代谢,就会导致囊肿的生长,一般是不需要进行处理的。

但是如果宫颈囊肿,面积较大,就需要引起注意,避免与危险性较大的的宫颈腺癌混淆。

05延伸:囊肿怎么预防?

囊肿预防需要养成规律生活习惯,在饮食上尽量不要吃发霉以及过期食物。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清洁护理工作,养成每天更换内裤习惯,多吃一些火龙果以及西红柿等食物。

积极治疗与其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出现不适时,要及早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注意不吃或者是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油腻制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