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26589 [复制链接]

1#

更加积极的财**策


由于对决策层*策导向的强烈心理依赖性,中国经济实体最关心的“经济事件”恐怕就是3月3日、5日分别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了。正因如此,每年两会前,都会有投资预测家煞有介事地宣布:两会期间会上涨,然后……实际上他们的预计完全是胡说八道。


中国论文


本届*府在3月5日做了上任以来第二次工作报告。虽然,2014年中国的经济情况并不那么令人振奋,但应该说本届*府总的来说做得还不错。


在除了美国都在使劲发纸币的世界中,由于担心外资的流出和房地产业的泡沫化会继续,中国*府一直努力保持着货币中性。在这一届*府工作报告中似乎着重强调这点,希望以此来消除那些期待2015年出现流动性泛滥从而挽救自己所在行业,和其背后的投机者。从M2的增速来看,金融*策制定者希望这个水平保持在12%,也就是基本在135万亿元这个当量。


在货币*策相对稳健的前提下,*府似乎希望财**策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点可能会和2014年有所不同,在上一年,中国央行曾经非常精细化地通过货币手段来调整各个经济部门的理想状态,而财*产业*策发挥的作用似乎甚小―除了在2015年继续实行扩张积极的财**策,还宣布中央财*的赤字将进一步扩大到1.62万亿元,赤字率从2.1%提高到2.3%。而且,决策高层在一些场合还表示,虽然在*府工作报告中预估了赤字规模,但是财**策很可能会更加积极一些。这种态度主要是针对2014年很多地方的经济*策执行者由于反腐等问题的影响,对一些投资的实施表现并不积极。在此次*府报告中,对这类怠*情形也进行了“敲打”。


除此之外,报告中还公布了2015年地方*府的赤字计划规模―5000亿元人民币。虽然,中央*府对地方*府的赤字规模一再表现出谨慎的态度,但是把地方*府赤字写入*府工作报告已经是一个重大变化了。在2014年相应的用词是“由中央代发地方*府债”。


去年采用这种说法的原因是,2014年中国还在沿用1995年的《预算法》,而这部《预算法》又根源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1994年之前,为了鼓励各地的改革开放,地方*府每年只要向中央交固定额度的税收。由于地方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形成了强地方弱中央的经济格局,此前中央财*还向地方财*借过两次钱。这种局面在1994年后发生了改变,中央*府通过改变与地方*府的税务分配获得了更强的财*权。与此配套的1995年《预算法》规定地方*府不得赤字,地方*府财*收入与财*支出的缺口由中央*府转移支付。


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对地方*府财*问题有了新的规定。比如,经国务院的审核批准,省一级预算中心必需的建设投资中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地方*府独立发债融资。


中央*府希望通过地方*府适度举债来对冲掉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通过土地获得的财*收入减少而地方*府融资平台还债逐渐到达峰值的问题。当然,地方*府直接举债要比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融资更加透明和便于管理一些。地方人大也可以通过财*监督更加有效地负起来。


在*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的GDP增长目标定在7%左右,较去年的7.5%左右又有所下降。这表明经济决策层已经做好了应对中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以相对低速增长的准备―这里主要涉及到就业率的问题,要在经济继续下降的同时提高城乡就业率―还有就是,也表示出为了让中国经济的投资收益率提高的转型获得成功,决策层会更加有耐心。


不过,经济相对的减速,的确让很多行业、公司及个人受到冲击,2015年将会是很多依靠传统商业模式获利的公司继续艰难度日的一年。从收入水平上讲,公司人的平均收入增加幅度也不会很理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