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2006年我国煤炭发运同比增长9.9%
2006年全国重点港口煤炭运输形势分析
由于沿海地区煤炭消费和需求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2006年全国主要港口的煤炭发运继续保持增长,全年累计完成煤炭发运40751.1万吨,同比增加3665.0万吨,增长了9.9%。其中,内贸煤炭累计发运完成34532.4万吨,同比增加4616.7万吨,增长了15.4%。
但是,受煤炭中转资源问题的影响,以及铁路煤炭发运对港口煤炭中转的制约,2006年全国沿海地区十一个主要港口的煤炭中转出现了更加明显的分化走势,有四个港口的煤炭发运量出现增长,同比增加总量为4760.5万吨,其中增加最显著的是秦皇岛港,增加了3165.2万吨,占增加总量的66.5%,其次是*骅港,增加了1348.2万吨,占增加总量的28.3%,其余两个发运量增加的港口是青岛港增加了204.4万吨、京唐港增加了42.7万吨;十一个沿海港口中还有七个港口的煤炭发运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比减少总量为1454.2万吨,其中减少最多的是天津港,减少了961.2万吨,占减少总量的66.1%。
此外,2006年长江沿线五个主要港口的煤炭发运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运河港口徐州港的煤炭发运量出现较明显增长,全年增加了近300万吨,增速达到25.5%。
2006年全国及部分重点港口的煤炭发运特点如下:
一、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增势继续趋稳。2006年,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总量的增速相对稳定,增长速度与2005年基本持平,增加量高于2005年水平371.9万吨。其中内贸煤炭发运的增加量略低于2005年水平,增速比2005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
但是与2004年相比,无论是港口全部煤炭发运的增加总量和增长速度,还是港口内贸煤炭发运的增加量和增长速度,2006年均出现了较大滑坡,这表明沿海地区煤炭需求的增长继续趋于温和。
二、秦皇岛港在煤炭发运中的能力和作用得到显著提升。统计显示,经过扩能改造后的秦皇岛港,在2006年港口煤炭发运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当年秦皇岛港累计完成煤炭发运17638.8万吨,占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的比重为43.3%,比2005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同比增加了3165.4万吨,占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增加量的比重为86.4%,比2005年提高了44.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了21.9%,比2005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高于2006年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其中,内贸煤炭发运完成15050.9万吨,占全国主要港口内贸煤炭发运的比重为43.6%,比2005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同比增加4037.7万吨,占全国主要港口内贸煤炭发运增加量的比重为87.5%,比2005年提高了41.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了36.7%,比2005年提高了11.6个百分点,高于2006年全国平均水平21.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随着内贸煤炭需求旺盛、价格上扬,以及我国煤炭出口*策的调整对煤炭出口的影响,秦皇岛港在煤炭出口发运方面的作用呈现下降势头。不仅出口数量比2003年减少了2033.0万吨,占全国煤炭出口数量的比重也比最高的2004年下降了7.7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李学刚称,上述情况表明,秦皇岛港煤炭中转对沿海地区内贸煤炭供求的影响呈现扩大化趋势,即更加明显的煤炭运输集中化趋势,已经引导沿海地区煤炭供求向“晋北地区→大秦线→秦皇岛港→终端用户”这一供求链条偏移,并对之形成较强的依赖,也必将放大这一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沿海地区和全国煤炭市场的影响程度。
三、*骅港煤炭发运能力继续提升。2006年*骅港在煤炭发运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地位和作用继续提升。统计显示,2006年*骅港累计完成煤炭发运8036.7万吨,占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继续呈现推高趋势。
第二,是近几年煤炭发运增长速度最快的港口。从2003年到2006年的三年间,*骅港煤炭发运的年均增速高达52.6%,大大高于同期秦皇岛港年均20.3%的增速。
第三,在煤炭出口中的作用突出。依托神华集团在煤炭产运销中的优势地位,在全国煤炭出口普遍呈现萎缩的背景下,*骅港依然保持着出口煤炭发运的增长,是2006年全国仅有的两个煤炭出口净增加的港口之一(注:2006年另一个煤炭出口净增加的港口是连云港)。
第四,增长潜力略显不足。从表三中我们不难发现,*骅港煤炭发运的增长势头在2005年达到顶峰之后,2006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潜力不足现象。
四、天津港煤炭发运量明显衰减。统计显示,2004年以来,天津港煤炭发运的增长势头出现明显放缓趋势,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甚至还出现了较明显的负增长。这种状况与铁路运输对该港中转煤炭资源的制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