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京欲开挖疑似南朝陈文帝陵墓遭疑ioerrqzn [复制链接]

1#

南京欲开挖疑似南朝陈文帝陵墓遭疑


南京陈文帝陵开挖之疑 不挖帝陵 应该说是文博界的铁律。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国家级文保单位陈文帝永宁陵石刻周边进行考古发掘? 文/《瞭望》新闻周刊蒋芳在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新合村狮子冲,1400多年来有一对巨大的石兽默默镇守着,东兽为双角天禄,西兽为独角麒麟。这一带早在数十年前就被学术界认为是陈文帝陈蒨的帝陵 永宁陵所在,那对雄性气息浓郁的神兽,则是帝陵神道的起点。考古队的到来打破了帝陵的寂静。一个规划中的南朝石刻博物馆正在寻找合适的地点,而作为栖霞区11处南朝石刻中唯一一处帝陵所在,陈文帝的安宁就此消失。同时被打破的,还有文博界 不挖帝陵 的铁律。 墓主人极有可能是陈文帝 陈文帝(公元522~566年)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高祖武皇帝陈霸先长兄陈道谈的长子,是南朝陈的第二位皇帝,在位7年,年号天嘉。提及这位皇帝,很多人还会联想到在野史中陈蒨的另一个形象 同性恋皇帝。据说,他曾提出 男皇后 的概念,这位 男皇后 名叫韩子高。今年1月底2月初,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与南京市文广新局先后召开媒体见面会,分别透露2012年底在狮子冲考古发现的两座南朝大墓为南朝帝陵,据初步分析,这位 帝 极有可能是陈文帝陈蒨;并宣布,待考古工作全部结束后,南京将在此地建南朝石刻博物馆和帝陵公园,预计2013年动工。 神道石兽的归属,曾经有过宋文帝长宁陵、陈文帝永宁陵和昭明太子安陵等多种说法。经过进一步考证,此处是帝陵已是无疑义的,墓主人极有可能是陈文帝。 时任南京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光亚对本刊说。3月末,考古工作有了重大进展,有媒体报道,两座大型南朝墓中不仅有很多精美石刻, 有趣的是,考古人员挖掘出了两座古墓联系的 桥梁 ,一段墓砖似乎是铺砌在两座古墓中间,看起来有 手牵手 的感觉。 于是, 墓主疑为陈文帝和 男皇后 。截至目前,两座大墓仍未能找到任何和墓主身份有关的文物,比如墓志,或有铭文的文物等。尽管如此,多数人都认可这是陈文帝的帝陵。是否主动挖掘帝陵公众期待着考古专家能够打开 牵手墓 ,解决若干专业问题之时,顺道解答一下 王的男人 韩子高是真实的还是杜撰的。而对于不少文史和考古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这个帝陵的开挖似乎有些 蹊跷 。 建国初发掘了万历皇帝的定陵后,出于文物保护和尊重历史的考虑,周恩来总理定下规矩:今后不许发掘帝陵。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学鹰说, 所以, 不挖帝陵 应该说是文博界的铁律。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国家级文保单位陈文帝永宁陵石刻周边进行考古发掘? 南京大学*府管理学院姚远博士质疑,从法律上说,此处即使不是陈文帝陵,也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陵石刻 的建设控制地带。而且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帝陵本身就应当及时作为文物本体被划入核心的保护范围。《文物保护法》规定,考古调查、勘探中遇有重要发现的,应当及时报国务院文物行*部门处理。 帝陵无疑是很重要的发现,是否及时上报了? 本刊查阅江苏省*府办公厅1996年公布的省内南朝石刻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 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 条目下,北面的建控地带为 北沿神道延伸约1公里处小山南麓 。本刊在现场看到,当前考古工地所在位置,正好位于国保单位永宁陵石刻 麒麟与天禄这两座石兽的北向延长线上,正好位于小山南麓脚下,距离石刻仅300多米。对此,南京市文广新局宣传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未确认这两座大墓就是陈文帝的帝陵,这在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的申请考古发掘执照的文本中也能看出,写的是 狮子冲墓地 ,而不是 永宁陵 。 这次考古应当说是一次积极的保护,我们正在做勘探并积极做保护规划,未来建设遗址公园。 但在许多专家看来, 从未确认 并不等于 从未怀疑 。一位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考古人员对石刻周边进行了地毯式的勘探,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一共就发现了两座南朝大墓,不仅位于神道延长线上,又距离石刻如此之近。 就算没打开之前不能下定论,但最先联想到的就应该是帝陵。


  南朝石刻所属的陵墓到底是什么规格,学术界一般从石刻来判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古专家说, 用麒麟的为帝陵,用辟邪的则为王侯墓。从考古专业上来说,国家文物局有明确规定,帝陵是决不允许主动挖掘的,严格意义上来说,疑似帝陵,尤其是在明知疑似的情况下,同样是不能轻易挖的,何况也处于国保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 国务院1987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通知》提出: 考古发掘工作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对不妨碍基建的重要古墓葬、古遗址,在当前出土文物保护技术还没有完全过关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发掘。 国务院1997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 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 。2010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 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 上表示了对帝王陵墓发掘冲动的担忧,重申国家文物局对于主动挖掘帝王陵墓的坚决否定态度,并强调考古界要去除浮躁,千万不要为可能愈演愈烈的 帝王陵墓经济学 推波助澜。 不要好心办了坏事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共有17处南朝石刻。这些石刻分散在多地,承受着酸雨、风蚀、水浸、冻融、曝晒等自然损害的影响。对此,文保界人士多次呼吁加强对南朝石刻的保护。如何保护?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将这些石刻集中到一处进行保护,二是原址就地保护。这种争议使得对石刻施行实质性保护手段一再延宕。直到近期,有关部门将 南京南朝石刻遗址公园及博物馆 作为2013年南京20项重大文化工程之一,选址定于栖霞一带。正是为此,考古部门才到这里进行前期遗址考古勘探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保护规划和建设方案。在考古现场,本刊看到两座大墓的穹窿顶都已经被打开,下挖已有近三米深,但仍未挖到棺椁。在墓室和甬道所用的砖上,清晰可见规则、精美的莲花纹和钱纹,有些砖上还有文字。这些墓砖,完整的被整齐地码在一边,破碎的则被弃于考古现场外的土堆上。南京作家薛冰认为: 为了建博物馆或遗址公园,也就是为了建文化保护项目,就去挖一个极有可能的帝陵,这看上去很让人不理解,但仔细分析也并非没有来由。南京提出 十二五 期间,将大力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力争到 十二五 末,每个区县建成一个特色博物馆。栖霞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南朝石刻,共有11处,其中只有这一处是帝陵,其他都是王侯墓或失考墓的石刻。 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丹青说: 无论动机如何,当务之急是要想好怎样保护。之所以要求不主动挖掘帝王陵,就是因为当下的科技尚不足以保存文物,进行发掘往往得不偿失。不懂的就该留给后人,不要好心办了坏事。 期待公开听证 若为了建设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就可以在国保单位内大搞考古发掘,照此逻辑,那么北京也可以规划遗址公园而发掘十三陵,西安也可以建设博物馆发掘秦陵和武则天、李治的乾陵。在一个文化项目中出现这样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不由让人怀疑决策的科学性,因此,我们要求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公开决策的相关过程,并且召开听证会,在程序上做到科学决策、阳光决策。 4月23日,《新华》王宏伟和薛冰、姚远三人,联名向国家文物局、南京市*府、南京市规划局提交了《关于召开南京栖霞区狮子冲墓地考古发掘的行*许可听证会的申请》。王宏伟说: 2011年南京市出台《关于坚持文化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明确提出 严格执行现有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 ,但我们认为 南朝石刻遗址公园及博物馆 项目有违法和打法律擦边球之嫌。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许可法》中的相关条款,提请在目前工程规划和设计环节即召开听证会,或者专家论证会,补上决策中缺失的一环。


  我们支持以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为目的的文化项目,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依法和公开的基础上。 王宏伟说。姚远认为,近年来,各地博物馆、遗址公园建设如火如荼,体现了*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本身是件好事。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地方上的一些攀比心理,这种 大跃进 式的博物馆建设隐忧重重。在此过程中,更应该按照去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真正做到 坚持文物保护优先,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 , 博物馆建设也好、遗址公园建设也好,工程建设应当为文物保护服务,而不是文物保护为工程建设服务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