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挑一#
胆囊息肉,这个名词有时会出现在某些人的体检报告中,类似的超声报告用词,还有1个是胆囊息肉样病变。普通老百姓,看到这样的报告,会立即陷入紧张情绪中。怎么没什么感觉,胆囊里就长东西了?息肉是从哪里来的?会恶变吗?需要马上做手术切掉吗?咱们现在就来解答这些疑问。
息肉,是指人体黏膜表面长出的赘生物。在咱们机体内,凡是有黏膜覆盖的地方,从口腔、鼻腔到胆囊、直肠,都有可能出现息肉。胆囊息肉,是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是除结石之外,第2常见的胆囊疾病,人群中的总体发病率约4%到10%。看到这里,紧张情绪是不是少了点?
胆囊息肉,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不像胆结石或胆囊炎那样,会导致腹部不适。因此,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是在体检时做超声检查发现的。做超声检查的时候,结石会随着体位变化而改变位置,而息肉不会改变位置。平躺时观察,再侧过身观察,就可以区分较大的结石或息肉。如果无法区分,就会报告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意思是像息肉,但不能确定。这种情况,就需要做其他检查帮助判断。
胆囊息肉,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2类。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非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也叫假性息肉,还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只有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这种类型占全部胆囊息肉的17%,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其他类型的息肉,恶变的可能极低。
不同类型的胆囊息肉的病理性质,在超声等影像检查中的特点是较为一致的,因此,没有切下来放到显微镜下进行病理检查,无法确定癌变风险。所以,当前应对胆囊息肉的策略是,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就需要切除,同时建议切除胆囊,防止发生癌变。但是,直径达到1厘米而没有临床症状的胆囊结石,是不需要立即手术的。因此,胆囊里有东西,是不是做手术,首先要鉴别,是息肉还是结石。不要做完手术,发现不是息肉而后悔。
胆囊腺瘤样息肉,总体癌变率约为8%,但是,直径超过1厘米的单独发生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率约为10%到20%;直径超过2厘米的胆囊息肉,癌变率约为30%到50%。息肉应对策略的关键问题是,胆囊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因此,防患于未然,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手术的态度要坚决而果断。即使切除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也不用抱怨,因为,这样处理,消除了胆囊癌隐患。
多数的胆囊息肉发生原因不明确,目前认为,肿瘤性息肉可能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部分胆固醇性息肉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炎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导致慢性胆囊炎的生物因素或化学因素有关;腺瘤可能与炎症和胆囊结石有关。此外,肥胖、高龄、吸烟、饮食缺少维生素及纤维素、熬夜、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解剖学异常等,是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具备这些特点的人,应该加强预防。如果发现息肉,需要定期复查,每6到12个月应该做1次超声检查,发现异常,还可以做超声造影、内镜超声、核磁共振等,了解息肉的增长变化情况和性质。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