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吕大姐,医院筛查大便潜血阳性,医院进行肠镜检查,结果发现几个黄豆大小的肠息肉。
肠息肉是什么呢?肠息肉是一种慢性病变,人体肠道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统称为肠息肉。我们的理解就是长在肠子里头的小肉团,这些小肉团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主要因生活、缓解、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而出现的。那如何恰当地防止肠息肉的发生呢?
补充钙质:经过一项称为“补钙预防结肠息肉效果”的试验研究显示,每日补充mg钙剂持续四年,发现补钙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降低20%,说明补充钙质有利于预防肠息肉的发生或者恶变。
补充益生元:作为常用的益生元低聚糖是可溶性纤维,有利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进入肠道后为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提供生长的营养,制造醋酸和乳酸,酸化肠道,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并为肠细胞生长提供健康的环境,可降低肠细胞转化为息肉和癌变的可能,预防肠道息肉的发生。
补充不饱和脂肪肝:肥胖本身及其一系列的并发症是新世纪人们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发生息肉的概率也会随之升高。肥胖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过多的摄入会刺激产生过多的胆汁,这些多余的成分将在大肠内滞留转化为一种被证实会致癌的物质--戊酸。饱和脂肪酸里面还含有一种物质叫花生四烯酸,这种物质会促进肠上皮细异常生长成息肉甚至癌变。相比之下,营养学上最有价值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ω-6系列和ω-3系列,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属ω-6系列,亚麻酸、DHA、EPA属ω-3系列。花生四烯酸含量低,被公认为对息肉和肠癌具有保护的作用,对人体的健康是有益的,被称之为好脂肪。不饱和脂肪酸来源于植物。
补充合理的运动:运动可以加强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肠胃蠕动,促进排便,减少粪便中有害物质对肠胃造成的伤害。坚持合理的运动,强身健体,正如中医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控制体重,因为肠息肉非常喜欢体重超标,尤其是腹型肥胖人群。
肠息肉,某种程度上就是肠癌的“癌前病变”。所以具体还是要让医生来判断,不要自己上网乱查,对于这类疾病,我们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作为医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复发率,即使已经患上了肠息肉的患者,可以及时行内镜下息肉切除,切除后口服改善脾肾阳虚中药,对预防息肉复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