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不是一瞬间长大的,它是由小小的“病块”逐渐发展而来,一些常见的结节、肿块、息肉,有可能是癌症的前兆。如何判断肿块、结节的性质?哪些情况下应该及早诊疗,清除隐患?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三点判断肿块、结节性质
1.看大小
从概率上讲,越小的结节越倾向良性。既然是概率,这就说明并不是绝对的,不等于说小结节就一定不是恶性,不等于说可以不管它,也要按医嘱随访复查。如果结节超过1cm,则更要引起重视,其恶性概率更高。
除了结节现有的大小,结节大小的变化趋势和速度更有参考价值,进行性增大,特别是增大迅速的结节更倾向恶性可能,要高度重视。
2.看质地
通常来说,质软肿块,更倾向良性,而质硬、固定或实性肿块更倾向恶性。
3.看边界和活动度
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好,而恶性肿瘤多数边界不清,往往与周围组织粘连或融合,活动度较差。
综上几点,可以对肿块、结节有个大致的倾向判断,但想要明确诊断还需进一步检查,如超声、CT、磁共振等。
哪些息肉、结节、肿块要切?
1
肺结节:1.5cm要高度重视
肺结节出现以下情况,最好切除:
①.边缘不规则,甚至出现卫星灶的肺结节。良性肺结节一般边缘特别规则,为圆形或椭圆形,周围也不会有分支,但如果是恶性肺结节,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体检时,发现高度怀疑恶性的肺结节最好及时切除。
②.直径1.5cm的肺结节。良性肺结节,直径常在10mm以内,若直径超过了1.5cm,要高度重视,其恶变风险较高,可选择穿刺活检,也可直接切除。
③.肺结节体积不断增大,或原本规则的肺结节,突然变得不规则。良性肺结节在动态观察过程中,往往不会有特殊变化,如短期内,肺结节变化很大,最好及时切除。
建议:如果肺结节不属于以上3种情况,则不需要过分担心,动态观察即可;风险人群每年1次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金法则;如果本身有癌症,又突然发现肺结节,就需警惕可能是转移瘤所致。
2
肠息肉:一般都要切
大肠癌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进展期可持续数年到数十年。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数量越多、肠息肉越大,癌变风险越高。
腺瘤:1cm以下,癌变率为1%;1cm~2cm,癌变率为10%;2cm以上,癌变率为35%。
绒毛状腺瘤:2cm以下,恶变率为10%;2cm以上,恶变率为53%。
建议:肠息肉一般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基本不会癌变,但也建议尽早切除,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它们与肠癌发生密切相关,也建议尽早切除;45岁以上,经常无缘无故拉肚子,最好定期做肠镜,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
3
胃息肉:发现就得切
胃息肉多在胃镜检查时发现,有较高的恶变潜能,及时发现,及时切除,减少胃癌的发生。
胃息肉早期症状不明显,如发生炎症感染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也可出现恶心、呕吐,重症患者会有吐血和便血。
建议:
直径<0.5cm,少于两个可直接活检钳摘除;
直径<2cm,需切下来送病理检查以鉴别病理分型;
直径>2cm,由于切除手术创面较大,常需住院治疗。
4
乳腺结节:无痛型最危险
乳腺癌患者通常都是发现乳腺内有结节才来就诊,而这种结节一般没有痛感,所以发现时可能已经有一定大小了。如果结节没有痛感,一定要小心乳腺癌!
乳腺癌的结节形态多样,表面不平整,质地也不完全相同,多数质地较硬,少数质地软,甚至有囊性的感觉。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相比活动性较差。
建议:
发现乳腺结节,应先做超声、钼靶或核磁等检查,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怀疑恶性,尽早手术切除。
5
宫颈息肉:更年期女性尽早摘除
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宫颈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癌变。
建议:年龄超过45岁,尤其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女性,应及时摘除,并将息肉送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6
甲状腺结节:>4cm多已癌变
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其中有5%~15%为恶性,即甲状腺癌。一般甲状腺结节直径>1cm时就能用手摸到,这也是初步检查甲状腺最简单的方法。
建议:
直径<1cm,原则上不用怕不用管,只有少数需要做甲状腺细针穿刺;
直径1~4cm,就必须做穿刺检查;
直径>4cm,很可能已发展为恶性肿瘤,需尽快治疗。
7
胆囊息肉:恶性息肉要切掉
绝大部分胆囊息肉都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判断胆囊息肉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主要依据其是否已经恶变或潜在恶变。
考虑是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等非肿瘤性息肉患者,因其不会癌变,可以定期随访观察,一般建议半年或1年后复查B超,不需手术治疗;
有临床表现为胆绞痛间断发作、考虑为肿瘤性息肉(尤其是超过1cm的)、进展速度较快或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建议:需手术治疗者,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切除胆囊,该手术已经是治疗各类胆囊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很多患者当天就出院。
8
淋巴结肿大:不痛型更严重
感冒发烧、牙龈炎、咽喉炎后都可能发生淋巴结肿大。但注意:淋巴结肿大,但是不痛,这不是小事!恶性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更可怕的是,淋巴瘤在我国发病率上升速度惊人,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
建议:
淋巴结肿大,不痛,伴有长期不规则发热,医院进行诊断与筛查。
往期精彩回顾
●如何有效避免癌症复发转移,一定要警惕这6个高危因素!
●哪种黑痣会癌变?医生分析多颗黑痣,就为了提醒你!这篇文章要收藏!
●打HPV疫苗增加患癌风险?关于HPV的9个误区,你应该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