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放宽历史视野看甲午战争失败在战前就已注定
TUhjnbcbe - 2020/6/11 13:0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放宽历史视野看甲午战争 失败在战前就已注定


阿瑟布朗为《东京》提供的版画,描述了浪速号击沉高升号的场面,可以看到在高升号甲板上用步枪勇敢还击,宁死不屈的清*士兵。 120年前爆发的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外双方*事实力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却又是失败最为惨重的一次战争,它不仅改变了直接参战的中日两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东亚的地缘*治格局以及此后的历史进程,其影响至今仍存。因此,在新的世纪以新的历史视野重新反思这场战争,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战争之外寻找、反思甲午战败的深层次根源与以往多单纯将战败归结于清廷腐败、北洋腐朽无能不同,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史学界更多地从战争之外寻找、反思甲午战败的深层次根源,视野更为宽阔。 观点一:将甲午海战的失败归罪于北洋海*腐朽无能,长期误导了后人对甲午战败原因的认识。凭心而论,甲午战争期间中国*人的战场表现并非完全的腐朽无能。即以过去多遭诟病的北洋海*为例,甲午一役北洋水师全部11名管带中,壮烈殉国的多至7人,近2000名北洋官兵血染海疆,战斗之烈,牺牲之惨,均为中国近代历次对外战争中前所未见。杨玉荣、龚耘就曾考证北洋海*腐朽说的来龙去脉,认为将甲午海战的失败归罪于北洋海*腐朽无能,主要是为了满足战后清廷*治斗争的需要,这种说法不仅对当年浴血疆场的将士有失公允,而且也长期误导了后人对甲午战败原因的认识。 观点二:甲午之战可以说是中日两国的制度之争。近年来,专家倾向于认为,甲午战争不仅是中日两个国家之间的*事对抗,同时更应该将其看作是中日两国近代化成效的检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甲午之战中国的失败结局实际在战前已经注定,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此时经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无论从*事体制还是国家*治制度上,都相对优于仍止步于洋务强国的晚清*府,因此甲午之战也可以说是中日两国的制度之争,而中国的战败不仅是硬实力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在软实力上与日本存在差距。如刘亚洲、皮明勇等*事学者都倾向于认为,近代战争已开始呈现出融*治、经济、*事与国民意志为一体的总体战,而晚清*府的近代化改革不仅进程迟缓,而且存在上下分隔、重*轻民等跛脚缺陷,因而甲午战争从表面上看致败原因是清*在战场指挥、*事动员、后勤技术方面与日*存在差距,器窳技劣,但其背后深层次的根源却是晚清时代的中国尚未能完成向近代国家转型。

1
查看完整版本: 放宽历史视野看甲午战争失败在战前就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