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向畜牧强市转变焦点中国养殖azx4sqrl
TUhjnbcbe - 2020/7/7 10:30:00
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向畜牧强市转变-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发达的畜牧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我市是一个传统畜牧业大市,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业,强化畜牧业支撑体系,全面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实现了畜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多项重要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初步走出了一条优质、安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2010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78.5万吨、32.5万吨、6.5万吨,与2006年相比分别增长11.7%、26.4%和222%。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十一五”期间,肉类、蛋类和奶类产量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8.4个百分点和120个百分点。全市肉类和蛋类总产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生猪、肉牛、肉羊、家禽饲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第二位、第二位、第四位。全市畜牧业总产值21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30.4亿元的42%,高出全省12.5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1350元,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40%。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市畜牧业一直处在小规模分散养殖状态,畜牧业生产存在着规模化程度低、标准化水平不高、效益不显着、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不能适应全社会对于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成为制约我市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全市上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逐步改变我市养殖方式落后的局面。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断增强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


  *策支持推动。市*府相继出台了《驻马店市人民*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驻马店市人民*府关于加快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意见》、《驻马店市关于奶业发展的意见》,同时制定了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项扶持*策。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畜牧业扶持资金的同时,从2005年开始,市*府每年从市财*预算中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现代标准化规模养殖,每个县区*府每年也都拿出不少于200万元财*资金用于扶持发展规模养殖。近五年来,全市用于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级财*扶持资金8.5亿元。各地充分运用国家、省和我市扶持规模养殖的*策措施,通过以奖代补、直接投资、贷款贴息等形式,加快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鼓励支持发展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积极引导集约化养殖企业规模扩张。


  示范创建启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是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有效途径。从2010年起,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市畜牧局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通过*策扶持、宣传培训、技术引导、示范带动,发挥标准化示范场在标准化生产、动物防疫条件管理、安全高效饲料推广、畜禽粪污处理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2个规模养殖场通过验收,并被农业部授予“农业部生猪(蛋鸡)标准化示范场”称号。按照“五统一”要求,畜牧部门组织开展了实施标准化建设“双百工程”,即2011年改建扩建100家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新建100家标准化畜禽规模场,示范带动全市畜禽养殖场的标准化改造,生猪和家禽养殖场突出粪污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占适度规模养殖场的比重达40%。


  规范管理带动。全市畜牧兽医部门紧紧围绕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点环节,在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全过程。场舍规划和建设达到“五统一”标准,即统一场容场貌、统一喷雾消*、统一档案管理、统一粪污处理、统一视频监控。生产运作达到“六化”标准,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在规范化管理方面,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小区备案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有关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规定,实现生产规范化。


  目前,全市规模养猪场户达23700个,肉牛规模养殖场户达2900个,肉羊规模养殖场户达4400个,奶牛规模养殖场户达630个,规模养鸡场户达9700个,生猪、牛、羊、禽的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86%、27%、18%和70%。在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了规模化养殖场备案工作,备案规模养殖场总数达8944个,全市畜牧业生产呈现标准化养殖小区、专业化养殖场、集约化养殖企业立体发展的新格局。


  畜牧产业化经营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而建设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推进和实现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前提和关键。驻马店市是一个畜牧业大市,多年来,各类畜禽存出栏量一直名列全省前茅,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畜产品加工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出栏的畜禽大都以活体方式销售贩运到外地,驻马店只能作为国内外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落后的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全市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着我市畜牧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也阻碍着我市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为此,市委、市*府在客观分析我市畜牧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作出了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的决策。按照市委、市*府的统一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改变了就生产抓畜牧的思维定势,树立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观念;改变了重数量、轻效益的思想观念,树立了以效益为中心、引导畜牧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观念;改变了重养殖、轻加工的传统观念,强化了市场和品牌意识,


    树立了培育行业品牌、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观念。


  招商引资引龙头。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着力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立足丰富的畜牧资源优势,把畜牧业加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充分利用全国农洽会连年在我市召开的机遇,精心筛选了一批畜牧业加工项目,广泛宣传推介,寻求合资合作。几年来,全市共引进众品实业、徐福记、天龙禽业、北京中恒集团、华康鸭业、金元乳业等畜产品加工项目30多个,目前在建畜产品加工项目有5个。


  *策引导育龙头。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加工富财*、养殖富群众”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的工作力度,对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出发展目标,并明确了工作要求。市委、市*府制定了扶持畜牧龙头企业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出台了土地、税收、服务、奖励等六方面30条优惠*策,规范引导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对新建和引进的畜产品加工项目,在报批实施过程中减免行*性收费;对新建和引进的畜产品加工项目,前三年免征屠宰检疫费,市级重点加工企业减半收取屠宰检疫费;对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的市级龙头企业,符合设备和检疫条件的,给予定点屠宰经营权;对市级以上畜产品加工龙头重点企业经营所得和有关中介服务组织等,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所得,暂免企业所得税;对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各级土管部门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工企业建设畜禽收购场所和新办畜禽饲养场的视同生产用地;对新建和改扩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各级金融部门优先给予贷款支持。


  资金支持扶龙头。全市各级*府采取投入财*资金、争取项目资金、用好农业开发和扶贫资金等办法,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五年来,用于畜牧业的各级财*投资1.1亿元,金融机构信贷资金


    7.5亿元,引进外部资金10亿元,企业自筹资金2.5亿元。目前,全市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70个,生猪屠宰加工能力达40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能力达25万头,家禽屠宰加工能力达4000万只,奶类加工能力达5万吨,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1.2∶1。


  对接基地强龙头。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和养殖基地的对接需要双方的内在动力,也需要*府部门提供的外在推力。各县区、乡镇*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引导的办法,使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在联接利益的基础上,使企业与农户双方联心、联情,共谋产业长远发展大计。龙头企业真正把生产基地作为第一车间和自身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给予支持,并通过*府组织、企业招标、双方主动洽谈签约等形式,确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不断密切对接关系,使生产基地的规模、水平与龙头企业发展相适应,确保整个产业链的协调运行和持久发展。各地还积极引导生产基地农户增强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主动与龙头企业挂靠,通过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按订单组织生产。同时,不断教育农户增强履约意识,确保龙头企业加工所需,积极对基地农户开展技术服务,鼓励农户采取先进实用技术,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以优质换取优价,实现龙头得利、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共同目标。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向畜牧强市转变焦点中国养殖azx4sq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