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慢性胆囊炎多发胆囊息肉
TUhjnbcbe - 2023/11/11 19:42:00

大家好,我是中医卢医生。胆囊是右上腹腔的一个囊性器官,位于肝脏下方,具有储存一部分胆汁的作用。胆囊是一个很容易长结石和息肉的器官,而胆囊结石又是导致胆囊炎的常见原因。很多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的患者,会为是否切除胆囊而焦虑。

一般来说,息肉大于1厘米或合并胆囊结石,短期内息肉增大速度快,这种情况下,建议尽快手术切除。而多发性息肉呢,它癌变率低,可暂观察、不手术,比如说半年做一次腹部B超检查。李女士今年40岁,体形偏胖,有10多年的慢性胆囊炎病史。几年前,在体检中,发现多发性胆囊息肉,最大的息肉6*10mm。平日里,只要是吃的太油腻,就会腹胀、呕吐,嗳气,肩膀后背有胀痛感。喜欢喝热水,不能吃凉东西,否则就会拉肚子。大便呢,时常溏薄、不成形。初诊时,她脉滑、舌苔薄、舌质胖大、边有齿痕。在中医看来,她存在典型的脾胃虚寒问题。治疗上,需要温阳、健脾、化湿、驱寒。我给她用的是附子理中丸加减。附子理中丸,由《伤寒论》中的理中丸加制附子而成,始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服药后,她前面2天,存在腹泻情况;随后腹泻消退,大便逐渐成形,每天1次。腹泻后,她腹胀、嗳气、肩背疼痛的情况,也有所缓解。复诊时,查看其舌脉,脉弦、舌苔淡薄、舌质胖、齿痕减轻。

后续,我们以附子理中丸为基本方,进行调理。3、4个月时,她饭量增加,像呕吐、腹胀、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已经不明显了;肝胆区没有不适症状。我建议她有时间,就去复查一下。后面她告诉我:B超提示:胆囊壁光滑,多发胆囊息肉减退,最大的息肉6mm、基底部直径4mm。我叮嘱她,接下来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忌吃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作息要有规律,适度锻炼。一般来说:清热解*、疏肝利胆,是胆道疾病的常见治疗原则。但是上述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因为有胆囊炎,而用清热解*蒲公英、夏枯草等中药,也没有因为有息肉,而用软坚散结山慈菇、浙贝母等。只有根据辨证论治温阳、健脾、化湿、驱寒。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诚如《伤寒论》所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对于很多胆囊疾病,用六经辨证,大都可归到太阴、少阴、厥阴的界面里。寒湿伤及三阴,阻滞阳气的升降出入,水液代谢失常,凝滞日久,可发生息肉、积液等不正常的病理产物。中医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如果能准确辨证,合理应用温阳化湿、驱寒通络药物,效果将会大大提升。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胆囊炎多发胆囊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