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15年,44岁男子胆囊出现结石,1年后进
TUhjnbcbe - 2025/4/2 21:13:00

内容资料来源:

1.肖雨竹,李敬东,胡铭语,等.胆囊癌转化治疗的进展和思考.国际外科学杂志,.

2.黄慧聪,段键,卿哲,等.胆囊癌腹腔镜手术的研究现状.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3.雷建军,张健,张东,等.胆囊癌神经浸润研究进展.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山东44岁的汪正翔是一家财务公司的金牌会计。他算账又快又准,对各类财务法规、税收政策了如指掌,经他手处理的账目,从来都是清晰明了,客户们对他十分信任,公司里的同事遇到难题,也常常向他请教,他在业内也算是小有名气。

汪正翔的日常工作忙碌而充实,为了赶项目、出报表,加班成了家常便饭。长时间久坐对着电脑,眼睛时常酸涩,腰背也总是隐隐作痛,但他都没太当回事儿,觉得这是干他们这行的“职业病”,忍一忍就过去了。

忙碌的工作之余,汪正翔有个特别的习惯,他特别爱喝浓茶。每天早上一到公司,他就泡上一大杯浓茶,工作间隙,一口接一口地猛灌,他觉得浓茶既能提神醒脑,又能缓解工作压力,一天下来,能喝掉好几大杯。而且,他吃饭的速度特别快,常常是为了赶时间,三五分钟就扒拉完一碗饭,有时候甚至边看财务报表边吃饭,嚼都没嚼几下就匆匆下咽。

年3月7日,汪正翔正在办公室聚精会神地核算账目,突然感觉右上腹像是被人轻轻拧了一下,一阵轻微的疼痛袭来。他皱了皱眉,稍微调整了下坐姿,疼痛似乎缓解了一些,便又继续手头的工作。当时正值公司筹备一个重要项目,财务数据需要反复核对,他根本无暇顾及这点小不适,只当是坐久了岔气儿。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种右上腹的疼痛时不时就来“骚扰”他。有时候在和客户开会,正讲着关键数据,疼痛突然袭来,他只能强忍着,脸上不动声色,额头上却冒出细密的汗珠;有时候晚上在家加班,疼得他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儿,用手使劲按着右上腹,等疼痛稍缓再接着干。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医院看看,他却总是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儿,可能是最近太累了,歇一歇就好。”

直到3月20日那天,汪正翔和同事们一起外出聚餐。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大家有说有笑,气氛热烈。可汪正翔刚吃了几口菜,右上腹就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疼得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筷子“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同事们见状,医院。

医院急诊,医生给他做了详细检查,腹部超声显示胆囊里有好几颗结石,最大的一颗直径约0.8厘米。医生看着检查报告,神色凝重地对汪正翔说:“你这胆囊结石可不能小瞧,得抓紧治,要是拖着,后面麻烦可大了。”汪正翔一听,心里有些慌了,他赶忙问医生:“大夫,我咋就长结石了呢?我平时身体挺好的呀。”

医生耐心解释道:“你这爱喝浓茶的习惯可不好,浓茶里含有大量的草酸和鞣酸,草酸容易和身体里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鞣酸会影响胆囊的收缩功能,胆汁排出不畅,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胆囊结石。再加上你吃饭太快,食物没有充分咀嚼就进入胃肠道,消化负担加重,也会间接影响胆囊的正常工作。”医生给他开了一些利胆排石的药物,还叮嘱他一定要改掉喝浓茶和吃饭快的坏习惯,饮食要规律,多吃蔬菜水果,定期来复查。

回家后,汪正翔开始按时吃药,也努力克制自己不喝浓茶,吃饭的时候尽量细嚼慢咽。刚开始,每到想喝茶的时候,他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吃饭细嚼慢咽也让他总觉得耽误时间,但为了身体着想,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右上腹的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医院复查,结石也没有明显变化,他心里暗自松了口气,觉得自己这病应该是控制住了。

然而,到了年6月11日,汪正翔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桌前工作,临近中午,正准备起身去吃饭,突然感觉一阵强烈的恶心涌上心头,胃部一阵翻江倒海,他赶紧冲向卫生间,刚到门口,就“哇”的一声吐了出来,吃进去的早餐吐得一干二净。

本以为只是偶然不适,可接下来的日子,这种恶心、呕吐的情况愈发频繁,吃什么吐什么,闻到一点食物的味道就受不了,根本没办法正常进食。而且,他感觉自己的肚子胀得厉害,像是被人偷偷吹了气一样,鼓鼓的,用手轻轻一按,还有些发硬,仿佛里面藏了个小皮球。整个人也变得虚弱无力,稍微动一动,比如从座位走到门口,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脸色更是越来越苍白,毫无血色,就像一张白纸。

6月24日,妻子看着他日渐憔悴的模样,心疼得直掉眼泪,心急如焚地急忙拉着医院。医院,医生见他这般虚弱,立刻安排了全面且细致的检查。先是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高达16×10?/L(正常范围4-10×10?/L),这表明他的身体里有严重的炎症反应。接着是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结果出来后,让人心惊肉跳,数值高出正常范围好多倍,达到了U/mL(正常参考值0-37U/mL),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暗示体内可能存在肿瘤。医生的脸色愈发凝重,不敢有丝毫耽搁,又迅速安排了腹部增强CT检查。

等待检查结果的那几天,汪正翔和妻子度日如年,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终于,医院,医生把他们叫进办公室,沉重地说:“检查结果出来了,情况不太乐观,是胆囊癌,而且从影像资料来看,已经到了中期,需要尽快手术干预,切除病灶,阻止癌细胞进一步扩散。”

汪正翔一听,如遭五雷轰顶,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嘴唇颤抖着,声音带着哭腔说:“你们是不是检查错了?我怎么可能是胆囊癌呢?虽说我一年前查出胆结石,可当时并没有明显症状,你们也说可以保守治疗,回家之后我更是严格按照医嘱,清淡饮食,每天还坚持散步锻炼,烟酒不沾,什么坏习惯都没有了,怎么还会患上这要命的胆囊癌呢?”

医生听了汪正翔的话,也是满心疑惑。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在医学上确实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它和胆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等胆囊疾病密切相关,而这些胆囊疾病的诱发,往往又源于人们长期不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按道理,汪正翔改掉了之前那些不良习惯,病情应该得到控制,怎么还会恶化成癌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医生仔仔细细地询问了汪正翔这一年来的各种生活习惯,事无巨细,从每日的饮食种类、作息时间,到日常的活动锻炼、情绪状态,每一个细节都反复追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番深入探寻后,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医生遗憾地惋惜道:“无妄之灾呀,你都几岁了怎么还干这种事呢?就这一个习惯使得你其他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啊......”

最低0.49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15年,44岁男子胆囊出现结石,1年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