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学会喝3种水,把血瘀、湿滞、气滞都逼出来,恢复胆囊健康不在话下!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胆囊息肉的中医调理。
很多人刚查出胆囊息肉,就十分焦虑,四处求医问药,担心病情恶化。在中医学上,胆囊息肉并非是绝症,通过温和有效的方式是能够调理的,而中药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我们得判断,你的胆囊息肉是否适合用中药来调理?第一种:胁肋部胀满疼痛,有时疼痛会放射到肩背部,口苦咽干,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食欲不佳,大便不畅。
第二种:面色无华,容易困倦,气短懒言,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身体整体呈现出虚弱状态,息肉无明显症状。这是气虚、血虚、湿滞导致的胆囊息肉。
第三种:胁肋部疼痛较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不爽,心烦失眠。
以上3种胆囊息肉,都可以借助中药来调理治愈!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3个中药茶饮方,分别对应上述3种类型的胆囊息肉,坚持饮用,身体会出现积极的变化!
调理息肉的3个茶饮方
1、化瘀理气茶——针对血瘀、气滞导致的胆囊息肉。
茶饮方组成: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柴胡、炙甘草。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能够活血化瘀,柴胡可疏肝理气,炙甘草调和诸药药性,共同改善因血瘀、气滞引发的胆囊息肉症状。
2、益气养血祛湿茶——针对气虚、血虚、湿滞导致的胆囊息肉。
茶饮方组成: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炙甘草。
黄芪、党参、白术补气健脾,茯苓祛湿,当归补血,炙甘草调和药性,共同调理由气虚、血虚、湿滞造成的胆囊息肉问题。
3、疏肝利湿茶——针对湿邪内蕴、气滞血瘀导致的胆囊息肉。
茶饮方组成:柴胡、茯苓、泽泻、车前子、赤芍、炙甘草。
柴胡疏肝理气,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湿,赤芍活血化瘀,炙甘草调和药性,共同改善湿邪内蕴、气滞血瘀引发的胆囊息肉症状。
案例分享
李女士,35岁,患有胆囊息肉2年,近期胁肋部胀满疼痛加重,放射至肩背部,口苦明显,情绪烦躁,食欲下降。
刻诊时可见舌苔暗红,脉象弦涩,辨证为血瘀气滞导致的胆囊息肉。
于是,我给她用了化瘀理气茶,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三棱和莪术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治疗效果如何呢?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女士的胁肋部疼痛明显减轻,口苦症状缓解,情绪也逐渐稳定。
继续服用两个月后,她的胆囊息肉有所缩小,食欲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