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u000136岁u0001的u00
TUhjnbcbe - 2025/5/16 20:42:00

提到中医,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疗程长,见效慢。先别急着下定论,今天我用一个真实的临床医案,让你看到中医怎么在短时间内做到让胆囊息肉“凭空消失”,看完这篇文章,会扭转你对中医的刻板印象。

北京的王女士,今年36岁,是一家公司的主管,由于工作强度大,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的生活节奏,被同事戏称为“工作狂”。

从今年年初开始,王女士渐渐感到自己在工作时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最先出现的是消化问题,食欲下降,稍微多吃一点就腹胀。早晨起床时明显感到口干、口苦,神疲乏力,上班从“活力满满”变成了“强打精神”。

最近业务繁忙,往往处理完工作上的事情,深夜才能到家,两侧胁肋出现阵阵胀痛,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十几个小时没有吃饭了。

一周前,王女士感到两胁胀痛加重,呈持续性发作,实在难以忍受,医院检查,B超检查结果显示胆囊有一枚息肉,大小约为5mm×3mm,望诊发现其舌苔薄黄,舌两边颜色紫暗。

最终经过看诊,我对王女士的病情做了一个总结:

王女士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产生的负面情绪难以排解,导致肝气郁结,气机无法顺利前行,浊邪容易在郁结处停下并不断堆积,越聚越多,结而为痰。

痰浊积累到一定程度,会瘀血血脉。就这样,郁、痰、瘀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不断加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机,治疗原则要以疏肝解郁、疏通肝络为主。

我给她使用了一个方子:乌僵薏四汤。

这个方子是我在临床工作多年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实践所得,给患者使用后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药方配方具体如下:

柴胡、枳壳、白芍、薏苡仁、乌梅、僵蚕、白芥子、连翘、三棱、法半夏、甘草。

方中柴胡为君药,能够疏肝解郁,疏通肝络,是中药界的“扛把子”,《神农本草经》更是将柴胡列为上品,形容道“气味苦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白芍和甘草搭配起来,就是中医非常知名的药方“芍药甘草汤”,能够滋阴养血,缓急止痛,缓解胆囊息肉所带来的腹胀和腹痛。

痰瘀在体内往往难以根除,因此我用了枳壳和薏苡仁来解决这个难题。枳壳能够理气宽中、行滞消胀;薏苡仁则能够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两味药搭配,互相成就,具有化痰软坚的作用。

方中还加入了僵蚕、白芥子、连翘和法半夏,不仅能够化痰散结,还能清热解毒。

以上药物用水煎服,服用1周后,王女士感到胸胁位置的疼痛减轻,腹胀症状也消除,对药方辨证调整后继续服用2个月,王女士口干口苦症状消失,精神明显好转,腹胀腹痛症状未再出现,两胁疼痛消失,复查B超显示:胆囊息肉及胆囊炎均消失。

就这样,在用中药调理2个月后,王女士的胆囊息肉无需手术,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从业多年,我见到很多临床患者,有些患者认为中药治疗胆囊息肉太慢了,西医手术切除胆囊只需要一个手术,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手术切除后对消化道的影响是非常长远的,更何况还有后续的并发症和用药保健等问题。

还有更多像王女士这样的患者,选择相信中医,通过中医调理,不用手术,仅用一两个月就让息肉消失的干干净净,不需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相关并发症问题,治疗起来要轻松的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36岁u0001的u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