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u000138u0001岁u000
TUhjnbcbe - 2025/6/6 17:17:00

如果你反复出现腹胀、烧心,以为是胃病复发,但真相可能是胆囊息肉在作祟,需要提高警惕了。前段时间王女士就碰上了这种情况,吃了不少亏。

家住在上海的赵女士,今年已经38岁,2年前因出现腹胀、医院就诊,经电子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胃炎,经治疗后好转。

半年前再次出现腹部饱胀不适、口苦咽干、烧心等症状,赵女士以为是旧病复发,到药店拿了点治疗胃病的药后自行服下,但没有想到,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

赵女士出现了上腹部胀痛,两侧胁肋部也时不时有胀痛感,尤其是在吃过油腻食物,如肥肉或蛋类食品之后,口苦更加明显,饭后久久不能消化,伴随有反酸、嗳气、烧心、便秘等症状。

无奈之下,医院。

医院,赵女士进行了B超检查,结果显示胆囊有大小不一的息肉,胆囊大小为7.8cm×3.4cm,后壁见有直径0.6cm、0.3cm大小息肉各一枚,诊断为胆囊息肉、胆囊炎。

医生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这个结果让赵女士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因此改为服用口服药,一段时间后出现好转,但是一旦停药或者减量,症状又会卷土重来,这让赵女士发愁的不行。

在朋友的推荐下,赵女士找到了我,希望我用中医的方式为她调治。

望诊我发现患者舌质红,舌苔薄黄。治疗上我根据她的病情,给她开了一张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又健脾祛湿的方子。

方中用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四味药材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搭配疏肝利胆;厚朴、元胡、白芍、甘草联合使用能够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除体内热邪,排出体内湿气。

赵女士按照我开的方子,服用6天后,感到腹部胀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半个月,两胁胀痛、便秘、食欲下降症状已经消失,只有偶尔出现烧心,我对药方进行辨证加减后,叮嘱其继续服用半个月,诸症皆平。

在通过中医调治3个月后,患者赵女士不适症状消退,饮食恢复正常,体重也有所回升。复查B超,结果显示为胆囊大小是5.8cm×2.6cm,未见明显异常,同时胆囊息肉也全都消失,未再复发。

赵女士非常开心,胃病和胆囊息肉一并治好了,真是意外之喜。

曾经在治疗过程中,赵女士问我,为什么自己会得胆囊息肉。

我告诉她,原因有二:一是肝郁气滞,两年来身体一直不舒服,导致心情总是烦闷,肝无法正常的疏泄,气血运行不畅,时间长了形成了“瘀”;

二是肠胃基础不好,老胃病没有治好,脾胃一直不能正常的运化,导致水湿内停,久而化火,灼伤了肝胆,加重了肝失疏泄的问题,因此出现了许多不适症状。

赵女士听完后,恍然大悟,决定巩固治疗成果,要求我再为她开一个疗程的药,把病根彻底铲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38u0001岁u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