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它是致死率极高的癌症ldquo王中王
TUhjnbcbe - 2021/1/3 18:19:00
擅长:复旦大学胆道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在临床一线从事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开展了肝胆肿瘤的精准化治疗方案,在诊治肝癌、胆囊癌、肝门胆管癌等肝胆恶性肿瘤方面经验丰富。

胆道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胆囊癌最为常见,恶性程度高。目前,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长,观众只是从近几年才开始对胆道肿瘤病有所了解,重视起来。

发生在胆道的恶性肿瘤非常之凶险,致死率极高,因此被称为癌症中的“王中王”。在胆道周围比邻肝脏、十二指肠以及胰腺等器官,容易发生转移,带来的危害性很大,必须要深入了解其发作的预警信号,才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以及早治疗。

本期节目,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殷保兵教授将会带大家进一步了解胆道恶性肿瘤的症状、高危人群、预防方法等,同时会为大家介绍治疗胆道恶性肿瘤的办法。

癌症中的“王中王”

在中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而胰腺癌因极高的死亡率被冠以“癌王”的称号,而刚才所提到的胆道恶性肿瘤恶性程度不逊于胰腺癌,我们戏称为“癌症中的王中王”,胆道恶性肿瘤原发于胆道系统肿瘤,它包括胆囊癌和胆管癌。

其好发年龄在50-70岁之间,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1.5:1。但是由于胆道结石、胆管炎等疾病的发病年轻化,胆管癌的发病逐渐年轻化。

为什么说胆道恶性肿瘤比”癌王“还凶险?

殷教授提到,胆道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发现时一般都处于中晚期,从发现到去世,生存期只有十个月左右,一般不到一年。

胆道恶性肿瘤的3大特征

首先,我们需了解胆道的结构及其作用:

据殷教授介绍,胆汁是我们体内很重要的消化液,它由肝脏分泌,主要起到帮助消化脂肪的作用,而它经由肝脏分泌以后,通过胆管,汇集储存到胆囊。胆囊除了能储存胆汁外,还有一个浓缩的功能,它能将胆汁浓缩8到10倍。

一、恶性程度高,早期易转移

胆道肿瘤分为胆囊癌和胆管癌,胆囊依附在肝脏上,一旦癌变很容易侵袭周围的肝组织,进而发生肝转移。

二、胆道系统负责连接肝脏、胰腺、胃十二指肠,一旦癌变易播散。

三、异质性高

同样都是胆囊癌或是胆管癌,但它们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

胆道恶性肿瘤的症状

医学上认为,胆道恶性肿瘤主要有“三联症”:腹部疼痛、腹部肿块、*疸。另外一些就是乏力、消瘦等一些非特异的症状。

腹部疼痛:六到七成的胆囊癌伴有胆结石,这时候会出现右上腹疼痛,容易被误当成胆石症、胆囊炎,耽误病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胆囊癌患者同时伴随着消瘦、食欲不振等反应。

*疸:当胆囊癌侵犯到肝脏,或者胆囊癌的肿块压迫到胆管时,就会出现*疸。它是胆管癌最早、最重要的症状,但绝大多数胆管癌患者会出现皮肤、巩膜*染时往往被误诊为肝炎。

其他症状:胆道梗阻伴发感染易出现高热等胆管炎症状;出现*疸往往尿液颜色变深呈浓茶或酱油色、大便色呈浅*或陶土色等。在胆管癌晚期,当肿瘤渍破出现胆道出血时,可能会大便潜血实验呈阳性,或大便呈黑色,甚至可能出现贫血等。

胆道恶性肿瘤的预防

最理想的肿瘤预防是一级预防,也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和周围环境降低胆道肿瘤发病因素,做到早期干预。

其次,临床上是二级预防,这包括对胆道肿瘤的癌前期病变以及高危患者定期密切随访,早期干预。因此,一旦出现早期症状或者病变苗头,必须及时就医处理。

胆道健康预警信号1胆道结石

胆结石是胆囊癌最主要的高危致病因素之一,这是由于胆囊内的结石反复磨擦胆囊壁,引起胆囊壁粘膜的炎症,日积月累使得胆囊内皮细胞发生癌变。

殷教授提到,对于超过2.5公分的大结石、胆囊充满型结石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等情况都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

2胆囊息肉

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起或隆起性病变,这就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还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假性息肉指的是胆固醇息肉结晶沉积在黏膜表面,看上去也会很像隆起性病变。

殷教授表示,接近80%-85%的胆囊息肉都是胆固醇结晶引起的假性息肉,它不属于肿瘤性病变;而真性息肉会有肿瘤癌变的可能,需引起重视。

胆囊摘除对身体危害大吗?

对此殷教授表示,胆囊摘除对身体无大碍,消化系统可能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胆汁反流等症状。

但一般正常情况,我们的身体会有代偿和克服能力,胆囊摘除后,胆总管会适当地增宽,起到部分代偿作用。而在不进食的时候,胆汁偶尔也会分泌到肠道去,而且分泌的量对身体是没有很大影响的。

3瓷化胆囊

陶瓷样胆囊即胆囊壁的广泛钙化,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胆囊壁因钙化而形成质硬、易碎、呈淡蓝色的特殊形状的胆囊。

瓷化胆囊具有癌变风险,恶变率高达20%,建议手术。瓷化胆囊均易伴发胆囊癌,瓷胆囊癌多发生于胆囊体部,很少见于底部及颈部。

什么检查可以查看胆囊是否健康?

胆囊检查首选B超,既可以看结构也可以看功能。殷教授医院做B超三维检测胆囊收缩功能的检查。

4乙肝、丙肝病*

乙肝、丙肝病*是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殷教授提到,除了以上四种预警信号之外,还有一种和胆管细胞癌的发病最密切的寄生虫——华支睾吸虫,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肝吸虫,它在江南水网之中比较常见,它是肝内胆管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另外,经常接触化学物质的人也属于胆道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

胆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

殷教授表示,手术仍是目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除了手术治疗还可以选择综合治疗,这包括放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手段。

来源:健康大问诊

1
查看完整版本: 它是致死率极高的癌症ldquo王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