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体检后
被告知身体某个部位长了『息肉』
这些多余的“肉肉”
有的可能是癌症的前期征兆
有的却不用过多在意
到底哪些息肉需要警惕?
又该如何治疗?
今天,卫监君就给大家来讲讲
大肠息肉
胆囊息肉
胃息肉
有什么症状?
胃息肉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常在胃镜检查中被发现。伴有其他胃肠道疾病时会出现如胃痛、腹胀、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
是否有癌变风险?
胃底腺息肉可能与长期口服抑制胃酸的药物有关,癌变率不到1%;增生性息肉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萎缩性胃炎有关,癌变率1%左右,息肉长大后癌变风险会增加;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其中直径大于2厘米的绒毛状瘤性息肉癌变率最高可达40%。
卫监君提醒:胃息肉的类型,依然要在做胃镜时取一小块组织做病理检查后才能得知。
如何治疗?
一般来说胃息肉只要直径≥1厘米,就建议在胃镜下切除。具体还要结合胃息肉的数量、病理类型、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否在服用抑制胃酸药物等因素,由医生综合分析是否需要切除,以及分几次切除。
鼻息肉
有什么症状?
小息肉一般不会特别的症状,但会慢慢长大。大息肉可能导致长时间流鼻涕、鼻塞、晚上打鼾等。还可能导致头痛、耳鸣、耳闷、听力减退、甚至鼻部变形等。
是否有癌变风险?
鼻息肉很少会癌变。但长大的息肉依然要重视并积极治疗。
如何治疗?
息肉较小,没有明显症状,可使用鼻喷激素一段时间观察疗效,效果不佳再行手术。息肉较大,阻塞了鼻腔,或息肉虽不大但阻塞了鼻窦开口、影响了鼻窦引流等情况,应当采取鼻内镜下的手术治疗。
最后
卫监君要提醒大家:
哪怕息肉切除了
也可能反复发生新的息肉
所以,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
大多数息肉没有症状
一定要养成规律体检的好习惯
才能及时发现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改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加强锻炼
尽可能预防息肉的发生
本文素材由苏州市卫生监督所提供;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