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公布结果第四例北京市第次病理
TUhjnbcbe - 2021/1/26 2:36:00

-未经本站授权,禁止转载

供片单位:医院

病理号:

患者男,68岁,右侧鼻堵、反复鼻腔出血半年余,鼻堵为持续性,伴流涕,为粘性,伴有鼻腔反复出血,量不大,可自止。25年前因颈部淋巴瘤行放疗,治疗效果好。有高血压和脑梗病史五年。MRI表现示:右侧额窦、筛窦、鼻腔、鼻咽腔内可见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约3.9x4.7x6.1cm,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右侧鼻甲未见显示;病变向外、向上破坏眼眶内侧壁、下壁突入眼眶,眼球突出;病变向上达前颅底;病变向内破坏鼻中隔累及左侧鼻腔,病变向前达鼻前庭。影像学意见:右侧颅—鼻—眶沟通占位性病变,累及周围广泛结构及左侧鼻腔,考虑恶性病变;右侧眼球突出;左侧额颞顶叶及右侧放射冠软化灶。遂行右侧鼻腔肿物活检术,大体所见:灰白一块,大小0.5x0.3x0.2cm。

免疫组化结果:阳性:CK、Vimentin、CD99、P63、SMA部分+、MSA部分+、CAM5.2、EMA、CD56、P53部分+、CD、Ki-67指数约为10%;

阴性:HMB-45、Melan-A、S-、Syn、NSE、CgA、Myogenin、Desmin、LCA、CD3、CD45RO、CD79a、CD20、CD、GFAP、Calponin、CgA、Dog-1、SOX-10。

读片会诊断意见:(右鼻腔)肌上皮癌,伴大片坏死,核分裂像5个/10HPF。

鉴别诊断:

(1)小圆细胞性恶性肿瘤

1)Ewing肉瘤/PNET

发病年龄:最常见于儿童和年轻成人,多30岁(鼻腔鼻窦:7-70岁,中位年龄32.4岁);

好发部位:可发生于上颌窦和鼻前庭;

组织学表现:为高级圆形细胞肿瘤,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及凝固性坏死常见。有时可见真菊形团。

组织化学染色:PAS染色+。

免疫组化特点:CD99+、Vim+、NSE、Syn、S-、GFAP及角蛋白很少表达,不表达肌上皮标志物。

2)嗅神经母细胞癌

发病年龄:分布广泛,为7-79岁,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10-20岁,50-60岁。

好发部位:好发于嗅黏膜区,可浸润累及周围邻近的筛窦、上颌窦、蝶窦和额窦,也可向颅内及眼眶侵犯。

组织学表现:多数肿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呈小圆形或小梭形,胞质稀少,核膜不清,被明显的纤维血管性间质分隔,呈小叶状结构。间质血管有时增生明显,可呈血管瘤样,可见Homer-Wright型假菊形团或Flexner-Wintersteiner型真菊形团。

免疫组化:CK(有鳞状分化与增生的嗅上皮并存时+)和Vimentin(-);S-支持细胞(+)、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可阳性。

3)横纹肌肉瘤

发病年龄:2个月-69岁,常见于儿童或成年人,是儿童最常见的肉瘤。

好发部位:鼻咽部肿瘤多见于鼻腔鼻窦肿瘤。

组织学表现:可见3种类型:胚胎型、腺泡型和多形型,可见两种亚型混合存在,以胚胎型最为多见(80%)。

免疫组化:Vimentin和Desmin(+)、MyoD1、Myogenin、Myoglobin、NSE、MSA及CD56可阳性,CD99有时也呈现弱阳性。

4)神经内分泌型小细胞癌

发病年龄:26-77岁,平均49岁。

好发部位: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鼻腔顶部和后部,鼻窦原发而无鼻腔受累占45%。

组织学表现:肿瘤富于细胞、排列成片状和巢状、小到中等大小的细胞组成,生长方式多样,呈片状、条索状、带状。细胞核浆比例高,核浓染,核仁缺失或偶见嗜酸性核仁。病理性核分裂像常见,坏死、出血和挤压的人工假象是其突出的特点。

免疫组化特点:CK胞质可见点状阳性,也可以阴性;Vimentin阴性,NSE、Chg-A及Syn可阳性。

5)黏膜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

发病年龄:好发40-70岁人,男性稍多见。

好发部位:81%发生于鼻腔,其中以鼻甲和鼻中隔前下部多见,鼻窦中以上颌窦最多见。

组织学表现:肿瘤组织结构及瘤细胞形态变异大,可见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透明细胞、浆细胞样细胞、痣样细胞和多核瘤巨细胞;胞质淡嗜酸或嗜双色性,黑色素不明显或数量很少,核大圆形,椭圆形,核浆比高,有嗜酸性核仁和核内包涵体,病理性核分裂像最常见。

免疫组化特点:Vimentin阳性、HMB0-45、Melan-A、S-至少一项为阳性,CD56、CD99有时也可以阳性。

(2)其他涎腺源性肿瘤

治疗及预后:肌上皮癌对放疗不敏感,治疗以手术为主。

肌上皮癌的血性转移率较高,文献报道为26.3-47%。因此,鼻腔鼻窦肌上皮癌的患者,术前应常规行胸片、肝脏B超检测,必要时行核素骨扫描,排除远处转移的可能。术前可酌情给予化疗,预防血行性转移。

肌上皮癌患者预后较差,文献报道25例涎腺肌上皮癌,随访3年,29%死于肿瘤。

更多精彩内容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布结果第四例北京市第次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