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女性在检查中发现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它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良性疾病之一,最常累及盆腔,包括宫颈后间隙、阴道、卵巢、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圆韧带。发生在盆腔外的EMT较罕见,其中包括胃肠道、尿道、肺、脐、肝脏、胆囊、胰腺、盆腔神经、腹股沟区、乳房、四肢以及腹部疤痕等。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今天我们着重说一下膀胱子宫异位症及盆腔子宫异位症。
膀胱子宫异位症:
异位子宫内膜累及膀胱逼尿肌全层称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bladderendometriosis),又称为膀胱逼尿肌子宫内膜异位症(bladderdetrusorendometriosis)。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为单个病灶,约90%位于膀胱后壁和顶部,个别位于输尿管入口的下方,病变呈结节状,主要由纤维组织、平滑肌组织和呈岛状或串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腺体及基质构成。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典型症状为经期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血尿以及排尿困难等,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病变其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因多合并盆腔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部分患者以痛经、盆腔痛、不孕等主诉就诊。部分患者行妇科检查可以在阴道前穹隆处触及触痛结节。经阴道超声、膀胱镜、静脉肾盂造影以及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膀胱壁局限的结节状病变或软组织影。尿常规检查可基本除外泌尿系感染或其他有症状肾病,血清CA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确诊需要活检病理证实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的存在。因此,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如反复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虽无症状,但影像学检查示膀胱有占位性病变或出现原因不明的泌尿系梗阻,均应考虑有发生膀胱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深入问诊,全面检查,才不至于遗漏病变。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病变的范围、泌尿系统症状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盆腔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等
药物保守治疗:因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深部结节型病变,病理表现类似腺肌症,因此常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如高效孕激素、避孕药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效率仅33%左右,且停药后即有可能症状复发;仅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患者无泌尿系统症状或不适合手术者,将药物治疗作为姑息性手段。
2.经尿道电切术: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是早期治疗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方法,但研究提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由膀胱表面向内浸润生长,表面的病灶大于深部病灶,而经尿道电切是由膀胱黏膜向外部切除,因此多不能做到彻底切除病灶,术后复发率高达36.9%,且此手术有导致膀胱穿孔的风险,目前不推荐作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
3.部分膀胱切除术:这是目前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完全切除病变及病变周围的炎性和瘢痕组织,因此病灶切除彻底,症状缓解率高达95%-%,且几乎无复发。具体的手术方式有开腹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种,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且具有放大作用,能识别早期的以及深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是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手术方式。手术中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探查情况等综合判断,可行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卵巢功能或根治性手术。
盆腔子宫异位症:
当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子宫腔面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其在卵巢激素的变化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绝大多数子宫内膜异位在盆腔内生殖器官和其邻近器官的腹膜面,临床上常称之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出现于子宫肌层时,则称为子宫腺肌症,即既往所称的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现多认为二者在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方面均有区别,已将子宫腺肌症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
1、不能妊娠:内膜异位患者不能妊娠率达40%,较正常妇女不能妊娠率高2倍多。
2、痛经: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有时可至阴道、会阴、肛门、大腿部。开始痛的时间及持续时间,多为经前1~2天,经期第一天最剧,月经干净后疼痛缓解以致消失。
3、月经不调:有时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亦有经前点滴出血者。
4、患者可出现慢性的盆腔疼痛,以非特异性以及非周期性的疼痛为主。
5、女性在性生活的时候会感到疼痛。
6、原发性的女性不孕或者是继发性的女性不孕。
7、月经异常:表现主要是月经周期缩短、月经周期延长、月经之前少许出血等。
8、出现泌尿系统的症状,例如尿急、尿频、血尿、尿痛。
9、肠功能异常,患者可发生便秘或者是腹泻的现象,而且还可伴随排便疼痛、便血等症状。
10、膀胱症状。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频、尿痛症状;侵犯膀胱粘膜时,则可发生周期性血尿。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治疗?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西医治疗:
西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是在内分泌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应用激素治疗有效。治疗目的为治愈疾病、防止复发、促进生育。药物治疗效果以轻、中度内异症为佳,可缓解症状,增加受孕率;重症患者病灶较大,纤维化多,粘连紧密。尚需手术治疗。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治疗痛经结合月经时期及不同体质论治。一般经前以调气化瘀为主;经期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经后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为主。若伴月经过多,在月经期尚需化瘀止血。子宫内膜异位症诸多症状表现其直接发病,病机为“血瘀”,而“血瘀”又有寒、热、虚、实之区别。临床治疗在立足于基本病机的基础之上,又应当辩其虚实夹杂,特别是针对其临床主要的症状表现,结合适当的辩病与辩证相结合,或补肾、活血化瘀以调经、或补肾活血促排卵助孕、或活血化瘀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