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
TUhjnbcbe - 2021/3/10 10:14:00

子宫内膜标本特点

子宫内膜受激素水平影响,呈周期性变化,形态结构变化复杂,病变种类多,同时可伴多种化生性改变。

增殖期子宫内膜,可见核分裂象,因此通常不作为评估非典型性的参考指标。

内膜检查最常见原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多行诊断性刮宫,组织破碎、标本量较少,增加诊断难度。

此外,标本处理过程中的影响也会导致人工假象:

崩解引起的人工假象:子宫间质破坏或丧失,腺体排列紧密、紊乱,可误诊为复杂性增生。

腺体套叠:产生腺体中有腺体的现象,可能做出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的错误诊断。

固定:固定不佳或延迟固定,可造成腺体间质分离,形成透明人工间隙,似核下空泡。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

定义指以子宫内膜腺体增生为主的宫内膜增生。是子宫内膜样癌的前驱病变。

—肿瘤性,而非生理性,非侵袭性

—腺体超过间质(正常增殖期大约1:1)

同义词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上表中可以看到,WHO根据病变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及临床处理将分类简化,增加了病理医生诊断重复性,同时方便病理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定制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生物学行为

—无非典型性的增生:机体对高雌激素状态的生理反应

—非典型增生:肿瘤性、单克隆性增生,具有发展为癌的可能性

预后

临床处理

—无非典型增生:

一线治疗:LNG-IUS(曼月乐: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口服避孕药

手术治疗

—非典型增生:

子宫切除(无生育要求)

LNG-IUS,其它(有生育要求)

诊断思路及要点

1.腺体间质比例:

—无增生<1

—增生>1

注:腺体/间质>1可见于以下情况:早、中分泌期子宫内膜,妊娠,子宫内膜增生症,癌。

2.腺体/组织结构特征:区分单纯性、复杂性,鉴别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

3.腺上皮细胞学特征:有无非典型性

4.间质细胞:细胞密度、细胞形态

—腺体少,间质多,警惕间质病变

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

定义指腺体过度增生,大小和形态不规则,腺体和间质比例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但没有显著的细胞学非典型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小。

同义词良性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复杂性增生不伴非典型性。

病因雌激素异常刺激子宫内膜异常增殖而无孕激素抵抗。

组织结构特征

—单纯性增生:1<G/S<3,腺体囊状扩张,伴少量单一分支或乳头结构,病变多为弥漫性。

—复杂性增生:G/S>3,腺体明显增多,形态明显不规则,伴复杂分支状、小的腔内乳头,似“筛状”结构,可呈“背靠背”模式,此时间质明显减少,但仍存在少量间质分隔,且病变多为局灶性。

细胞学特征无细胞学非典型性

形态类似于中晚增殖期细胞,假复层排列,有极性,腺上皮细胞形态一致,具有笔杆状或椭圆形核,染色质均质,可稍深染,核仁不明显或可见小的核仁。

左右滑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