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肠镜检查普遍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经过肠镜检查发现了“肠息肉”!然后,令人困扰的问题来了:“肠息肉”到底是什么?要不要紧?会不会华丽地转身“癌变”?
每年都要开展数百例肠息肉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每次门诊都要接受患者多次询问,因此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有关“肠息肉”的一些问题(家族性息肉病及遗传病不在本次科普范围之内,以后有空再另行说明)。
一、“肠息肉”到底是什么?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突向肠腔内形成的一种局限性隆起的赘生物。主要见于大肠(结肠和直肠),可以单个发生,也可以是几个、几十个或者更多发生,多数有蒂,少数是广基的,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常常因为没有特别的不适症状而不容易被发现。
二、“肠息肉”会癌变吗?如同人有好坏之分,肠息肉也是如此。在显微镜下,临床病理专家把肠息肉分为2大类:1、肿瘤性息肉也称“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锯齿状腺瘤。这类息肉有可能“癌变”。2、非肿瘤性息肉包括错构瘤、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三、发现“肠息肉”,怎么办?肠息肉的处理原则就是:一旦发现,应该肠镜下切除,切除方法依其所在部位、有无蒂、大小及恶性潜在性而定。对于较大息肉引起梗阻或不适合内镜摘除,以及息肉恶变伴蒂部有浸润或不能确诊癌浸润深度者应做外科切除术。
四、肠息肉内镜下微创治疗每年都要开展数百例肠息肉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最大的8cm,小的1cm不到。效果是非常好的。手术方式也根据息肉所在部位、有无蒂、大小及恶性潜在性而有所不同。
肠道息肉存在癌变的风险,所以需要定期、密切观察它的变化,即使手术切除后也要追踪观察,警惕复发。但是,切除息肉、症状消失后,就以为万事大吉,再也不管、不查,最后的结果就不仅仅是息肉复发那么简单,经常会演变成癌变。对于免疫力低下患者可以配合人参皂苷rh2改善体质,预防病变,提高免疫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