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聊“子宫腺肌病”
不少女性反应“姨妈痛”进行性加重,痛到无法思考,痛到怀疑人生,而且伴随月经量增多,对于这类患者,需警惕子宫腺肌病,那下面就来我们就来唠唠子宫腺肌病。
什么是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其特征是在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围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该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15%同时合并内异症,约半数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不同,但均受雌激素的调节。
子宫腺肌症的病因
子宫腺肌病患者部分子宫肌层中的内膜病灶与宫腔内膜直接相连,故认为是由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生长所致,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与腺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由于内膜基底层缺乏粘膜下层,内膜直接与肌层接触,使得在解剖结构上子宫内膜易入肌层。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一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有35%患者无典型症状,子宫腺肌病患者中,月经过多发生率为40%-50%,表现为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量增多,一般大于80毫升,并影响女性身体、心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生活质量。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可依据典型的进行性痛经和月经过多史,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质硬且有压痛而作出初步诊断。影像学检查有一定帮助,可酌情选择,确诊取决于术后的病理学检查。
会影响怀孕吗?
子宫腺肌病有可能会导致患者不孕,原因有下面几个:
1、子宫内膜进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肌层肥大,引起子宫的体积增大,增厚子宫肌层。子宫肌层增厚会使子宫腔的形态发生改变,导致输卵管开口的形态改变,可能阻断精子的移动,还有胚胎的运输。
2、子宫腺肌病导致整个肌层的纤维化,子宫变硬,伸展性比较差,从而影响子宫肌层的血运,影响患者的生育力;
3、子宫腺肌病还可以导致子宫内膜功能层的异常,导致内膜的容受性下降。
4、子宫腺肌症还可以影响其他免疫方面的因素,导致内膜的容受性下降,影响到受精卵着床,影响到患者的生育能力。
治疗方式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目前无根治性的有效药物,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几近绝经的患者可试用达那唑、孕三烯酮、GnRH-a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均可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并且停药后症状可复现。对于年轻或希望生育的子宫腺肌瘤患者可实行病灶切除术,但术后有复发风险。对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是否保留卵巢取决于卵巢有无病变和患者年龄。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