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调治肠癌的思路
TUhjnbcbe - 2021/4/29 19:38:00

杨光福教授辨证调治结肠癌的思路和方法

杨初整理,杨光福审阅。

一概述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

二形成病因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三?临床表现

结肠癌早期无症状,中晚期出现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肿瘤溃烂、失血、*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体检见腹水征,腹部膨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听诊闻及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

四?诊断方法

中年以上患者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

1.近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部隐痛。

2.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3.粪便稀,或带有血液和黏液。

4.腹部可扪及包块。

5.不明原因出现乏力、贫血、体重减轻等。

五?辨证论治

结肠癌归属于中医学“积聚”、“鼓胀”、“腹痛”等范畴。

杨光福教授首倡三元平衡学说,提出“人之三元,衡调则健,失衡则危,失调则乱。",认为“三元失衡,百病由生;三元渐衰,百病滋生”。癌症当属正虚邪实、邪盛正衰;基本治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癌症中晚期患者以气血亏虚、阴阳两虚为特征。癌症发病机理与三元(元阴、元阳、元神)平衡失调紊乱衰竭相关,并累及脾胃肝肾,杨光福教授首倡调理三元为辨病辨证调治肿瘤的基本原则。在精心研究分析癌瘤证治的古今名方基础上,汲取众家之长,拟定创立癌症辨病辨证调治系列配方,拟结肠癌抑瘤方并随证加减调治。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一疗程,停药3~5天继服下一个疗程。或选加参蛭慈菇控癌方,冲服或装空心胶囊服用。该方案并适宜术前、术后、放疗后、化疗后患者,获取较好疗效。

1?脾胃虚弱型

主证:腹胀便溏,久泻久痢,神疲乏力,舌色淡苔薄白、脉沉缓。治法:抑瘤散结,健脾益气。选方结肠癌抑瘤方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或选加参蛭慈菇控癌方,冲服或装胶囊备用。

2?气阴两虚型

主证:腹痛胀,大便不爽加脓血,或大便秘结,神疲乏力,五心烦躁,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治法:抑瘤散结,益气养阴。选方结肠癌抑瘤方合一贯煎加减。或选加参蛭慈菇控癌方,冲服或装空心胶囊服用。

3?肝胃不和型

主证:胸胁胀满,腹痛胀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烦躁易怒,舌红苔*、脉弦。治法:抑瘤散结,舒肝和胃。选方结肠癌抑瘤方合柴胡舒肝散,丹栀逍遥丸加减。或选加参蛭慈菇控癌方,冲服或装空心胶囊服用。

4?湿热内蕴型

主证:腹痛胀,便下黏液臭秽或夹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舌质红、苔*腻、脉滑数。治法:抑瘤散结,清解湿热。选方结肠癌抑瘤方合白头翁汤,槐角地榆丸加减。或选加参蛭慈菇控癌方,冲服或装空心胶囊服用。

5?瘀*内结型

主证:下腹疼痛,痛有定处,大便带脓血黏液,或里急后重,或便溏,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数。治法:抑瘤散结,化瘀解*。选方结肠癌抑瘤方合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加减。或选加参蛭慈菇控癌方,冲服或装空心胶囊服用。

6?脾肾阳虚型

主证:腹隐痛胀,久泻久痢,便下脓血,形体消瘦,畏寒肢冷,舌质淡胖暗晦,苔白、脉沉细。治法:抑瘤散结,健脾益肾。选方结肠癌抑瘤方合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或选加参蛭慈菇控癌方,冲服或装空心胶囊服用。

7?气血两虚型

主症?少气语低,乏力倦怠,面唇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扶正抑瘤,双补气血。

选方:?结肠癌抑瘤方合八珍汤加减调治。病情稳定后选用参蛭慈菇控癌方长期坚持服用。

8?阴阳失调型

主症神情萎靡,畏寒肢冷,或潮热出汗,五心烦热,舌淡或红苔白,脉细迟或数。

治则:扶正抑瘤,调补阴阳。

选方:?结肠癌抑瘤方合左、右归丸加减调治。病情稳定后选用参蛭慈菇控癌方长期坚持服用。

9元神紊乱型

主症:?患肠癌后失眠多梦,烦闷不安,忧心重重,里虑过度,慌慌不可终日,舌淡苔白,脉弦数。

治则:?抑瘤散结,健肾补脑,调整神明。

选方:?结肠癌抑瘤方合金匮肾气丸、补心丹加减调治。或选加参蛭慈菇控癌方均为提取物,冲服或装空心胶囊服用。

六?中医药调治优点

1?结肠癌病程长,迁延难愈,证候错综复杂、寒热虚实兼夹。但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固本治邪的原则,根据病情程度,发病部位的不同,可灵活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服与灌肠,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2饮食调理,尊循杨光福教授倡导“四菜一稀,三主两果,四个搭配”的原则,避免生冷油腻油炸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助于提高疗效。

结肠癌方

西洋参,山慈菇,姜半夏,鸡内金,龟板胶,别甲胶,鸦胆子、芦荟粉、蟾酥0.1。共研细末,装入0.5/胶囊内,每次4粒,每日3次,饭前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调治肠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