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经常痛经难忍可能是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TUhjnbcbe - 2021/5/7 4:41:00

一来月经就痛的死去活来;

一来月经就各种止痛片拿来;

一来月经就面色刷白;

一来月经就生无可恋。

大伙不禁好奇,这是什么毛病,怎么能有这么严重的症状,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危害!!!

早就21世纪了,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怎么这毛病还看不了吗?

1真实案例

还真是,这个疾病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种属于良性疾病,但却有类似恶性肿瘤生长方式的一个疾病。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病例来了解一下这个疾病。

张女士,41岁,在她的记忆里,自打月经来潮后就开始有痛经的情况,初时尚可以忍受,随着年龄的增长,痛经的情况也越来越重。

刚开始吃止痛药还有用,后来散利痛、芬必得、消炎痛栓一起用都缓解不了,严重影响了她工作和生活。近5年来,月经量也越来越多,常常面色苍白、头晕、记忆力减退并伴有明显贫血。

10年前就有医生诊断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异位囊肿)和子宫肌腺症。

尝试了几年,最后做了试管婴儿也没能怀孕,用过一些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20年8月我院就诊,B超提示:子宫后壁回声紊乱,大小约72*68*30mm,左侧卵巢囊肿62*52*51mm,内见细密点状回声。和张女士沟通后,妇科团队为她做了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子宫肌腺症病灶切除+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非常顺利,配合GnRH、曼月乐环的后续治疗,张女士终于摆脱了痛经的折磨,开始了新的生活。2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时间与月经周期有着密切相关,常表现为经期的疼痛,可呈进行性加重的表现。疼痛常常发生于下腹部、腰骶部及盆腔中部,有些病人可感觉到会阴部、肛门及大腿内侧也有疼痛。本症常于月经来潮时开始,持续整个经期。亦可引起同房时疼痛、月经的异常、不孕不育等情况。它在医学上来说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在发病过程中,却有着类似恶性肿瘤的发展特点,如种植在盆腹腔的器官上、侵袭及转移到肺部、脑部等其他脏器。2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高吗本症在青春期女性就可发病,其发病几率为25%。可影响青少年患者平时的生活,及未来的生育能力。

这些患者常常表现为有痛经及周期性下腹痛的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胃肠道或膀胱相关症状,少数人可于检查时发现卵巢囊肿。

所以如果当你发现有上述的症状时,就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控制你疼痛的症状、保护你的生育能力、延缓疾病的进展。如在检查中发现有较大的囊肿的情况,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治疗。3发病常见于哪类人群育龄期妇女是本症的高发人群,其典型的症状是有盆腔疼痛。约70%~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肛门坠痛、排便痛、疼痛过敏以及中枢性疼痛等症状。也可伴有月经异常,如经量的明显增多,常伴有贫血,甚至是重度贫血,或者经期延长等情况。约40%~50%的患者还存在不孕不育的情况,约17%~44%的患者会于检查时发现盆腔肿物。如放任不管,后续肿物可能继续增大,除引起疼痛等情况,还可能影响后续的生育能力。如病程大于10年,我们还要警惕有恶变的风险。本症虽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却有着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特点。所以,我们在疾病的早期就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早期干预,以期能够很好的延缓疾病的发展。4采取这些治疗手段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也有着不同的治疗目标:青春期:多种手段控制患者的经期疼痛症状。生育期:尽量用药物控制症状,必要时手术减灭/去除病灶,但需要尽量减少手术次数,术后亦需要长期管理,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复发。保护好患者的生育能力,指导平时的生活和用药,制定个体化的生育计划,提高妊娠机率。围绝经期:减灭和去除病灶、控制痛经和月经过多症状,并进行有效随访,及时发现恶变倾向。5如医院妇产科的女性慢性盆腔痛及盆底疾病诊疗中心。每一位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患者。我们的妇科和生殖医生团队都会提供充分的疾病和生育能力评估。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案(药物、手术、介入等),帮助女性不再受痛经的困扰!5如何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常痛经难忍可能是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