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音频
家医说科普,健康才靠谱
家医说科普,健康才靠谱,家医君又跟大家见面啦!
幽门螺杆菌这种小小的细菌,上至胃癌、胃淋巴瘤,下至胃炎、口臭,都可见它的身影……
那么——
从幽门螺杆菌感染到胃癌,究竟有多远?
感染后,一定要“赶尽杀绝”吗?
查出阴性,就能排除胃癌吗?
大家问题都不少,我们一个个来看吧。
顾名思义,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细菌,存在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它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口口传播。
大多数情况下,首次Hp感染发生在10岁以前的婴幼儿和儿童时期,传染源主要来自家庭成员,比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如果一人得病,那么通过共用碗筷、水杯、牙具,一起进食等,都可能造成全家感染。
从Hp感染到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要经历:从Hp相关性胃炎发展到萎缩性胃炎,再到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甚至演变成进展期胃癌等包含多个阶段。
如果感染了,再合并有胃部的一些慢性炎症,那么将来得胃癌的风险是比正常人高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说所有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最终都会发生胃癌。
因为过程很长,再加上与个体的因素密切相关。大多数人感染后,只会形成没有明显症状的慢性胃炎。
如果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而且显示是胃、十二指肠疾病、萎缩性胃炎、胃癌病人的一级亲属、胃粘膜病变严重、消化不良、长期服抑酸药,或是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患,最好进行根除治疗。
当然,如果你查出是阳性,但不在上述的这些范围内则不一定要根除,也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
同样地,即使没有感染Hp,也不代表你的胃就是健康的。
目前来说,诊断各种胃病和胃癌最确切和有效的方法,是胃镜检查。胃镜除了能检测Hp,还可以判断胃内炎症、溃疡、息肉或肿瘤等情况。
但家医君一定要提醒大家,Hp是经过口腔进入人体的,常活跃于病人和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
所以,真的要防止“病从口入”,还是得从身边细节抓起——
1.采取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
2.家人之间,避免互相夹菜;
3.不喝生水、不吃生食;牛奶要在消*后再喝;
4.大人要避免把食物嚼碎或咬下来喂小孩;
5.幽门螺杆菌不耐热,可以把餐具放在高温消*柜或开水里消*。
我是有节操、有态度的家医君。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周瑞云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呐,这里点一下,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