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80%~95%的大肠癌是肠息肉慢慢演变而来,及时切除息肉就能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可是,临床上有很多患者,明明切除了息肉,却还是得了大肠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些人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定期复查!
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
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及时发现并切除它,就能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
近10年来,虽然我国癌症的整体发病率有所降低,但结直肠癌发病率却有升高趋势,而且已从几十年前的第6位上升至了第2位。
有专家表示,在北深沪广等一线城市,有取代肺癌成为癌王的趋势。
一般认为,80%~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腺瘤性)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5-15年,但个体差异不同。
虽然腺瘤的癌变程度很高,但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所以,查出息肉也不必过度紧张。因为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肠息肉还得依赖结肠镜检查。
肠息肉切除后,导致肠道长息肉的原因或环境没有改变,这片“土壤”还是容易滋生息肉的。
一般认为要到80岁后肠道长息肉才会逐渐停止,尤其肥胖、高血脂和有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长息肉。
因此,如果肠镜检查发现有息肉,虽然予以切除术,患者千万莫大意,仍要定期复查,尤其是息肉数目较多、息肉大、腺瘤性息肉者更要复查!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推荐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结肠镜筛查时间是3年;临床上通常根据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来决定复查时间:
▲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复查时间建议在1~3年内;
▲对有下列情况时建议短期在3~6月内复查一次肠镜:
1、肠道准备欠佳,影响检查视野者;2、因各种原因上次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者;3、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者;4、大于1cm的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者;5、大于1cm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6、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下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同时,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也应该加大复查频率。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哪些人群需要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什么体验?◆你的肠炎为何总是反复发作?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