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
并有年轻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
结直肠癌发病率在40岁前处于较低水平
40岁后发病率会迅速上升
结直肠癌已成为消化系统排名前列的恶性肿瘤
今年40岁的赵女士,其母亲因便血来到松山湖院区消化内科就诊,诊断结果为结肠癌。现已做术后第1次化疗。作为女儿,赵女士非常担心自己是否和母亲一样罹患结直肠癌,在接诊医生的建议下行肠镜检查,结果提示,赵女士的升结肠有一个1.5x1.5cm腺瘤样息肉。
在消化内科医生的建议下
赵女士做了息肉粘膜切除术(EMR)
术后病理证实为结肠管状腺瘤
局灶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医生告诉赵女士
该息肉发现及时,切缘阴性
目前处于结肠早癌阶段
无需做额外的外科手术
定期做肠镜复查即可
赵女士这才松了一口气
那么问题来了
哪些人群需要警惕结直肠癌的发生
大家又该怎么做好预防呢
结直肠癌的定义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后期逐渐出现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痛等临床症状。
结直肠癌好发人群
根据年《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意见,对于一般人群尤其是合并下列危险因素的,更应做好个人健康管理监测:
√结直肠癌家族史
√炎症性肠病
√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
√糖尿病、肥胖
√吸烟、大量饮酒
结直肠癌的预防治疗
目前,结直肠癌的主流发展大多遵循“腺瘤性息肉—非典型增生—癌”序列,从腺瘤性息肉进展到癌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建议年龄在40岁及以上合并有危险因素的人群,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常规开展结肠镜检查,一旦发现有结直肠息肉,予以内镜下切除,从而减少腺瘤性息肉患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松山湖院区消化内科
我院消化内科于年4月成立,是“国家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现已熟练开展各种内镜下诊疗技术、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食管/十二指肠/胆道/大肠支架置入术、经内镜粘膜剥离术(ESD)、经内镜全层切除术(EFR)、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经口肌内镜下切开术(POEM)、经内镜幽门肌切开术(G-POEM)、经自然腔道软式内镜保胆取石术(NOTES)、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内镜下保胆取石(摘除息肉)术等。
一直以来,消化内科始终坚持优质服务与精湛技术并重的方针,医、教、研全面发展,每医院医院转诊的疑难、危急重症患者,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