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我们从小看到大的老戏骨患癌,让人感到十分悲痛。吴孟达不幸因癌去世的事实还没缓过来,3月28日20时32分,据港媒报道香港演员廖启智因患胃癌去世,他曾两夺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廖启智于年确诊患上胃癌,后全面停工,入院接受治疗。在病榻的廖启智表示:“年纪大机器坏,要修理一下。知道大家关心,但太多的问候,虽然是好意,也会是一种负担,希望你们能体谅。”如今,又一位资深的老戏骨离开了我们。
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发病率约为31.28/1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67.9万,死亡病例约49.8万。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42.6%和45.0%。
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但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筛查对象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
HP是世卫组织公认的并被列为是胃癌的第一致病因素,而且在中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高达8亿之多,而且是属于传染性疾病,只要幽门螺旋杆菌进入到胃里,是唯一一个能在胃酸环境生存的微生物,会破坏胃黏膜。
只要胃黏膜长期反复地被破坏和修复就会发生异常增生,形成肿瘤。胃癌的癌前病变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慢性胃溃疡、残胃等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10年跟踪随访发现有10%的患者会发生癌变。
胃息肉:80%的息肉是属于炎性息肉,息肉直径小于2cm时,癌变率低。20%是腺性息肉也是属于真性息肉,当腺性息肉呈乳头状,癌变率高达60%。多发性息肉的癌变率是50~%。
慢性胃溃疡:当胃溃疡癌变主要是在溃疡边缘的炎症、糜烂、再生、增生以及异型商品增生,最后转化为癌症。
残胃:残胃就是胃部已经做过切除手术所残留下来的胃组织,残胃发生癌变的概率有1~5.5%.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应该要进行一次胃癌筛查,检查可以包括胃镜和HP检测。
虽然这些病*细菌和癌症有关,但是感染≠癌变,这些都不是绝对存在的,因此对于某些病*则需要进行规范治疗,如乙肝病*。而且每一种癌症的发生都是一个缓慢过程,每个癌症在发生前也都有预警,只是被很多人忽略罢了。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