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多沉重的消息,前段才爆出香港TVB老戏骨廖启智因为胃癌停工的消息,今天却看到他因为胃癌去世的消息,终年66岁。继吴孟达走后又一位金牌绿叶去世,这一代的老演员相继离开,给观众留下的只是永远的回忆和遗憾。提起癌症,也许大家都会感到恐慌,特别是晚期癌症更是令人们谈癌色变。由于很多癌症初期的症状很难察觉,所以被发现时都已经是属于晚期,甚至很多人都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在现代社会中癌症不仅是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但是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高,其实你会发现癌症也并不可怕,也是能够防治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万例,但是有将近20%的癌症是因为细菌和病*感染引起的。这3种病*、1种细菌感染可能会致癌1、人乳头瘤病*—宫颈癌人乳头瘤病*又称为HPV病*,这种病*一共有~种亚型,其中能引起宫颈癌的就有13种高危型和5种中危型。而且有数据显示75%的女性都会感染一次HPV病*,也有很多人想知道如果自己检查出HPV阳性怎么办?其实80%的HPV感染者是可以依靠自己自身免疫系统将病*清除的,但前提是你的免疫力要足够强。如果免疫力不够强大无法清除病*时就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所以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建议21岁以上的女性或性生开始后3年的女性应该要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包括TCT和HPV检查。特别是免疫力低下、宫颈局部炎症严重、性生活过早、性伴侣越多的女性都是属于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想要预防HPV感染可以注射HPV疫苗,目前国产疫苗也已经在北京投入使用,价格应该会比进口的便宜很多吧。而且HPV疫苗目前是唯一一个能预防癌症的疫苗。2、乙肝病*(HBV)—原发性肝癌从感染肝炎病*到肝癌就只是经历3步,也叫“三步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而且临床统计显示70~80%的肝癌患者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乙肝病*的感染就会增加原发性肝癌的发生风险。病*本身不会直接发生肝癌,而是体内病*不断的复制,又没有及时地规范的治疗,就会导致肝脏损害。当肝细胞受到损害后就会产生纤维化进而发展成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的发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乙肝那可以进行一次乙肝两对半检查,没有感染就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3、EB病*—鼻咽癌EB病*是属于疱疹病*,进入到人体内的EB病*会长期潜伏在淋巴细胞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后就会激活EB病*引起感染的发生。有研究表明鼻咽癌、淋巴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和EB病*感染都有关系。4、幽门螺旋杆菌—胃癌HP是世卫组织公认的并被列为是胃癌的第一致病因素,而且在中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高达8亿之多,而且是属于传染性疾病,只要幽门螺旋杆菌进入到胃里,是唯一一个能在胃酸环境生存的微生物,会破坏胃黏膜。只要胃黏膜长期反复地被破坏和修复就会发生异常增生,形成肿瘤。胃癌的癌前病变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慢性胃溃疡、残胃等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10年跟踪随访发现有10%的患者会发生癌变。胃息肉:80%的息肉是属于炎性息肉,息肉直径小于2cm时,癌变率低。20%是腺性息肉也是属于真性息肉,当腺性息肉呈乳头状,癌变率高达60%。多发性息肉的癌变率是50~%。慢性胃溃疡:当胃溃疡癌变主要是在溃疡边缘的炎症、糜烂、再生、增生以及异型商品增生,最后转化为癌症。残胃:残胃就是胃部已经做过切除手术所残留下来的胃组织,残胃发生癌变的概率有1~5.5%.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应该要进行一次胃癌筛查,检查可以包括胃镜和HP检测。虽然这些病*细菌和癌症有关,但是感染≠癌变,这些都不是绝对存在的,因此对于某些病*则需要进行规范治疗,如乙肝病*。而且每一种癌症的发生都是一个缓慢过程,每个癌症在发生前也都有预警,只是被很多人忽略罢了。对于癌症,其实有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根治;1/3的癌症可以通过治疗得到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1、胃癌怕辣怕咸胃癌的发生主要和吃有关,所以不要吃太辣太咸的食物,因为吃盐太多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壁上的细胞萎缩,太辣也会刺激和破坏胃肠道黏膜。当胃肠道黏膜受到反复刺激就会容易造成胃部细胞发生癌变。2、肝癌—4不吃不吃霉变食物,因为霉变食物中有大量*曲霉素导致肝癌。不吃腌制的食物,腌菜中含有亚硝酸盐,也是被证实和肝癌有关。不饮酒,长期饮酒会导致酒精肝—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的发生。不吃变质的动植物油,含有丙二醛,会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使变异的蛋白质细胞失去正常功能最后向初期癌细胞转化。3、肺癌—戒烟、消除二手烟4、结直肠癌—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根据研究表明年龄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5、乳腺癌—避免肥胖、坚持运动,坚持母乳喂养。6、食管癌—避免吃过热的食物。预防癌症可以通过避免不良生活方式、保持正常体重、坚持锻炼、多吃新鲜蔬果、豆类,避免吃加工的肉制品坚持低盐饮食,警惕高热量、高糖等食物。来源:罗医生健康说
更多精彩医学知识,可以点击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