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吻合口息肉样肥厚性胃炎stomalp
TUhjnbcbe - 2021/6/24 0:05:00
少儿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8.html

色泽编者

珍惜,是为了更好的拥有,放下,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吻合口息肉样肥厚性胃炎(stomalpolypoidhypertrophicgastritisSPHG)是一种特异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是胆汁反流等原因引起的组织学变化。

B-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胃侧的黏膜是早期胃癌的温床,普通白光胃镜检查见B-II术后吻合口胃侧的黏膜呈大虫子样的肥厚。

病理组织学上的表现是胃腺窝上皮的过度增生、胃体部腺体萎缩、假幽门腺的增生和囊泡状的扩张以及向黏膜下层侵入。

吻合口息肉样肥厚性胃炎(stomalpolypoidhypertrophicgastritisSPHG)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癌前病变。特别是B-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的病人。

B-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胃侧黏膜的白光表现

B-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胃侧黏膜的白光表现

B-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胃侧的黏膜是早期胃癌的温床,见B-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胃侧前壁黏膜肥厚肿胀,发红,边界清楚,表面粗糙。

见B-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胃侧前壁黏膜肥厚肿胀,发红,靛胭脂染色见边界清楚,呈IIa黏膜改变,发红,表面粗糙。

超声内镜检查见囊性病变(microcysticlesions),即组织学上的黏膜下层扩张的假幽门腺。

病理报告示分化型腺癌

由吻合口息肉样肥厚性胃炎(stomalpolypoidhypertrophicgastritisSPHG)发展而来的早期胃癌特点:1、B-II胃大部切除术式。2、术后时间较长,一般大于10年。3、肉眼观察隆起型较为常见。4、多为分化型腺癌。5、肉眼看上去较重,但多为M癌。

体会:吻合口息肉样肥厚性胃炎(stomalpolypoidhypertrophicgastritisSPHG)是残胃癌的癌前病变,所以,在进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镜检查时一定要注意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是因何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家族中有无消化道肿瘤病史,何种胃大部切除的术式,胃镜检查时需要仔细观察残胃背景黏膜是否有萎缩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重点观察吻合口胃侧黏膜是否有息肉样增生及大虫子样黏膜肥厚,缝合部位是否有溃疡及吻合钉残留,残胃上部是否有黏膜色泽改变及黏膜增生改变。

:以上为人在镜途个人读书学习笔记,如有错记、漏记、记录不完整等情况,纯属于本人问题,与作者及授课老师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人在镜途删除。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吻合口息肉样肥厚性胃炎stoma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