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F胃腺瘤
TUhjnbcbe - 2021/6/29 17:49:00
北京扁平疣防治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3030.html

概述

胃腺瘤起源于胃的黏膜上皮组织,呈现为管状和或绒毛状结构的良性上皮肿瘤

病理

起源于胃的黏膜上皮组织,胃窦部是腺瘤的好发部位

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以单发多见,也可多发,或与增生性(炎症性)息肉同时发生

带蒂或者不带蒂,但通常是狭蒂

大多数病变在诊断时直径不超过2cm。最多见的是1cm左右

显微镜下特征:胃腺瘤中,如含有绒毛成分则称为绒毛状腺瘤或乳头状腺瘤;与结肠绒毛状腺瘤一样,胃绒毛状腺瘤也形成有许多叶状突起的息肉样肿块。由覆有上皮细胞的黏膜固有层和含血管的结缔组织索蕊构成指状突出于黏膜上

分型

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

流行病学

带蒂或不带蒂,以带蒂者较多见

腺瘤常发生在患恶性贫血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者中

恶变的程度与肿瘤的大小相关,小于2cm者,约2%可发生恶变,大于2cm的腺瘤切除标本中,有40%~50%可发生恶变,平坦型腺瘤进展为癌的倾向性较高

多发性胃腺瘤或息肉常有遗传性家族史

多数胃绒毛状腺瘤发生于50岁以上病人

临床表现

本病进展缓慢,常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合并胃炎及溃疡病者经常有腹胀、食欲差、反酸及黑便和(或)缺铁性贫血

胃绒毛状腺瘤有时可引发胃十二指肠套叠,也可见到发生于胃底或胃体上部的腺瘤通过贲门进入远端食管,引起吞咽障碍

也有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在检查其他病或查体时被偶然发现

胃腺瘤较少见,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胃病并存,如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肠息肉等

影像表现

双对比X线造影对胃腺瘤的发现和显示很有利,尤其是多发病变者。在充气胃腔内可直接显示腺瘤的各种形象,近地壁病变的表现为“环圈状”影,带蒂者则表现为“网球手帽”征或“墨西哥帽征”。远地壁病变可见附有“悬滴”的息肉影

部位:腺瘤好发于胃窦部

X线表现

胃腺瘤分为单发及多发。单发的胃腺瘤好发于幽门前区。附着于胃的前壁或后壁,透视下或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肿块突于腔内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滑锐利;带蒂的胃腺瘤在压迫时有一定的移动性,我们将其称为“移位征”,移动的幅度大小与蒂的长短有关,长者活动幅度大。幽门前区带长蒂的腺瘤X线透视表现比较特殊,腺瘤在检查时在窦部;胃绒毛状腺瘤在钏造影上表现典型。病变较大,肿瘤表面呈“皂泡”样,由于胃内分泌液较多,双对比造影时黏膜常涂布不良。造影剂剂存在于肿瘤的叶状间隙内,可形成柔软、可弯曲的“羽毛”状突起,在手法压迫下,病变大小、形状可变

CT表现

CT检查,特别是在胃腔内充有一定量的中性(低密度)对比剂情况下,对起自于胃黏膜面,并突向胃腔里,以隆起病变为特征的胃腺瘤来说,是理想的检查方法。表现为,自胃黏膜面突出的,境界清楚、光整的小息肉样病变增强后有强化

鉴别诊断

内容来源:中华临床医学影像学消化分册;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

丨点击→丨新乡医学影像

1
查看完整版本: F胃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