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香港老戏骨廖启智患上胃癌。
演员廖启智
3月22日晚间媒体报道,知名老戏骨、“*金配角”廖启智不幸患上了胃癌,日前全面停工积极的接受治疗。由于情况一度病危,所以他的好友都积极地为其加油鼓劲。
年,廖启智在周润发和赵雅芝主演的《上海滩》中参演出道,几十年来经典角色无数,曾经两度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不过廖启智十分擅长演出警察等角色。
左一周润发、右一廖启智
剧照:廖启智饰演警察
40年来转战影坛的廖启智,年凭《笼民》获得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年则凭《无间道II》再获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年以《杀破狼》第三度获提名最佳男配角奖项,年的时候还凭借《爱存在》获得马来西亚金蝶奖最佳男演员。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每年有40余万新发病例,因胃癌死亡人数超过20万。
年10月,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中国及东亚等地区是胃癌高发的地区。尤其高钠饮食和男性吸烟是两大危险因素,在饮食中减少高盐食物是解决高风险亚洲国家胃癌问题的方法之一。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重要的危险因素。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及消化性溃疡病学组发布的《第五次幽门螺杆菌共识》显示,我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产生组织学上的炎症,但是有70%的人没有症状,有10%的人可能有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溃疡。
我们的胃,每天都要为我们人体消化大量食物,一旦有了胃病,如果不加控制,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原来种的是庄稼(正常胃细胞),由于过度开发(年龄增加、不良饮食习惯等)造成水土流失(腺体萎缩),水土流失后庄稼就不生了(正常胃黏膜逐步丧失),再后来便被疯狂生长的野草侵略(异型增生),当野草把养分都汲取了,整片土地的结局就是沙漠化了(癌症死亡)。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约为1%)。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且伴有中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萎缩性胃炎确定为胃癌的癌前期病变。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还可有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恶心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在短短的几天内,数字触目惊心:
中晚期癌,占了15个;占比83.33%;
早期癌只有3个,占比16.7%!
最小年龄38岁,最大77岁;
在15个进展期患者中:
有13位患者是这辈子第一次做胃肠镜;全部都是出现了非常典型的症状才来做的检查;
有2位患者是没有按照医嘱定期复查,以至于出现了严重症状,医院的。
在发现的3例早癌中,有2个是常规体检,没有任何消化道症状;
一个是因为胃不舒服,却查出来食管早癌,算是歪打正着,他也没有任何食管的症状。
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甚至肝癌,在早期的症状,其实就是‘没有症状’。
以胃癌为例,超过80%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为消化不良、烧心、胃胀等,很容易被忽视掉。
事实上,胃癌从来都不是突然到来的,而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胃癌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1、炎症刺激:一般胃癌的发生主要有一些高危的因素,比如长期的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者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在慢性刺激的情况下,容易演变成肿瘤。
2、癌前病变:一些癌前病变,比如说胃大部切除后,如果肠胃长期慢性溃疡以及胃的息肉没有及时治疗,也有一定癌变的可能。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胃的慢性炎症,刺激胃的黏膜增生,导致癌变。幽门螺旋菌感染也可以导致亚硝酸盐代谢为亚硝胺,增加胃癌的发生几率,所以一旦发现有幽门螺旋菌感染,一定要规范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
3、饮食习惯:这一点关系非常密切。如果经常吃发霉的、变质的、腌制的、烟熏的、很咸的食物,这些食物里面含有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体内会代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强烈的致癌物,容易导致胃癌。
4、遗传因素:比如有家族肿瘤遗传背景的人群,也有可能更容易得胃癌。
总之,得胃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部分还是跟后天的生活习惯有关系。若我们能够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那么绝大部分都不会走向胃癌的这一步。
有胃病如何预防胃癌
前面我们提到,很多胃的良性疾病和胃癌的发生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这部分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治疗和复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胃的良性疾病,在演变成胃癌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干预,从而避免胃癌的发生:
1、胃溃疡的患者,建议一定要做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如果检测阳性的患者,建议在规律饮食、戒烟酒的基础上,要进行三联或者四联的规范化治疗,同时要动态地复查胃镜,观察胃溃疡的恢复情况。
2、胃的炎性疾病或者胃息肉,一定要及时处理。对于胃的息肉建议在胃镜下进行局部的切除、活检,并且定期复查;对于胃的其他炎性疾病,可以通过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来控制进展。
除此之外,饮食对胃癌的影响也很大,要少吃咸菜、腌制、烟熏、腌制等食品,少吃食盐,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蛋白质,可以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
胃癌如何早发现
胃癌有“隐形杀手”之称,早期的胃癌一般不会有太大的症状,进展到中晚期,部分症状又很容易跟胃炎相混淆,导致很多人错失了最佳的诊治时机。
而排查胃癌,最直接、最标准的方法就是做胃镜,通过胃镜就可以看到胃部的情况,可以看到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形态、有没有合并出血。如果胃镜发现局部有肿瘤,一般会针对局部做活检,如果怀疑是的话,再进一步去排除有没有远处转移。因此,以下这些高危的人群,应积极进行胃镜检查:
1、40岁以上的人群;2、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3、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4、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手术的患者;5、一级亲属里有胃癌的患者;6、长期进食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酗酒的人群。
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一般要经历萎缩性胃炎到胃黏膜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发展到早期胃癌,到进展期胃癌逐渐演化的过程,过程一般都需要10-20年的时间。所以,只要我们足够重视,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就能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和治愈率。
往期回顾1.直播精华:家庭常备小药箱!
2.惊艳!排*大关家人反馈,太瘦了!
3.养肝等于养命!中医教您“养肝秘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