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李先生,去年医院参加了“郑州市年结直肠癌评估筛查干预项目”,结果显示阳性,发现结肠有一直径1.5公分蘑菇状息肉,病理结果确定为结肠腺瘤。
经过郑州市三院消化内科主任*书亮对病情的进一步诊断,建议患者通过内镜微创切除腺瘤,及时根除,以防腺瘤发生癌变。由于患者处于结肠腺瘤的早期阶段,并无出现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出血等不适症状,患者选择了保守治疗,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缓解病情。
腺瘤性息肉很容易再发甚至癌变,今年“郑州市年结直肠癌筛查评估干预项目”,郑州市三院对李先生进行了1年后的随访,并通知其再次接受筛查。这次的结果让李先生感到了震惊,仅隔一年时间,腺瘤迅速增大至两公分,并且病理结果显示已经发生了癌变,需尽快住院治疗。
在短短一年内,李先生的结肠腺瘤迅速发展为结肠癌同样也提醒了大家,息肉切除是防止息肉癌变,降低结肠癌发病率的重要手段。对于已经发现的结肠息肉应及时得到根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消化内科主任*书亮提醒大家:
结肠息肉早期无症状
结肠息肉是指食管、肠道黏膜局限性增生隆起而形成的肿物,息肉本身并没有什么症状。只有在伴有合并症时才出现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出血,久而久之引起消瘦、贫血等症状。
增长越快越易癌变
结肠息肉是一种公认的癌前期病变。许多结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其癌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及地区和种族等。
一旦发现及时根除
内镜检查是发现结肠息肉的重要手段。而一旦发现有息肉,不论部位、类型、大小,都要尽早根除,以免发生癌变,根除息肉乃是有效的防癌方法之一。可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或电气切、激光、微波、射频等方法,也可行手术治疗,大都十分安全,不必顾虑。术后应回收息肉做病理检查。
高危人群应提前检查
某些息肉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家族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症等。若亲人中患有遗传性倾向的息肉时,医院检查。
预防为主
由于结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高危人群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食物,少饮酒,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均有助于预防结肠息肉的发生。
郑州市年结直肠癌评估筛查干预项目
郑州市年结直肠癌筛查评估干预服务作为郑州市委、市*府“民生十大实事”之一,在为郑州户籍常住人口适龄人群免费实施结直肠癌评估筛查干预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结直肠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力度,提高居民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意识,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预防和控制结直肠癌。
免费筛查对象:
年龄40至69岁;
郑州市户籍常住居民;
未在年参加过本项目筛查的人群;
无其他严重疾病,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地点:
医院(郑州市南顺城街号)
-
医院(郑州市文化宫路65号)
-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