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疾病能包括哪些疾病呢?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今天的节目我们邀请到的专家是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张岩教授,和我们来一起聊一聊关于子宫内膜疾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子宫内膜呢?
子宫其实是我们女性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他负担着我们完成生育的功能。这是我们平时上课用的示教器材。子宫其实在女性的骨盆腔里面,是一个肌性的器官,像个倒置的梨形的器官。子宫腔是这样的形状。子宫的除了周围的肌肉以外呢?肌层里面就是我们要说的子宫内膜组织。就好比就是子宫的土壤一样。比如说正常怀孕,受精卵会着床在子宫内膜里面。这是子宫,前方有膀胱,后面是直肠,前面是阴道。这是一个横切面。不怀孕的状态,女性每个月会排一次卵,来一次月经。卵巢旁边是输卵管。周围每个月会有周期性的排卵,排卵以后,如果没有怀孕会变成*体,每个月身体里面的性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会有周期性的变化。随着这种激素受体水平的变化,子宫内膜可以变成月经血周期性的脱落,就形成了一次月经。如何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
子宫一般来说是五毫升的容量。肌层延展性很好,到了孕晚期会到毫升扩大倍,装着胎儿还有羊水。肌层会增大,会拉伸。子宫肌层一般来说厚度两公分左右。子宫内膜厚度是比较薄的,正常情况下随着月经的周期变化而有不同的变化。来月经子宫内膜刚脱落,这时候子宫内膜是最薄的。随着卵巢激素水平的变化,子宫内膜会在雌激素作用下逐渐增厚,排卵期以前,可能会在四毫米到八毫米,到排卵期以后卵巢就开始分泌孕激素。子宫内膜会进一步增厚,可能会到8-14毫米。以后会随着月经内膜的脱落,内膜又开始变薄,周期性变化。如果说女性绝经以后,内膜就没有周期性变化,因为卵巢这时候已经开始停止工作,没有周期性排卵。身体里面激素也没有周期性的波动,这时候内膜就停止生长了,就又变化了。大家可能对胃镜或者肠镜更熟悉,子宫内膜就是薄薄的一层淡粉色的一个状态,但是子宫腔是比较小的,要比胃肠的容量要更小更窄。宫腔镜检查就像做胃镜通过很细的一个腔镜进到宫腔里,可以看到宫腔内的形态。宫腔是像倒三角形的形状,两侧能看到输卵管的开口。子宫内膜厚度的测量,是用超声来测量。因为妇产科超声用的比较多,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平时说的B超。有憋尿的B超是经腹部检测,以及现在临床上应用更多的是经腔内的超声,经过阴道的检测会更为准确一些。在月经的普通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判断内膜的厚度,包括是否来月经,比如绝经以后内膜一般不会超过五毫米,如果超过五毫米,会进一步做内膜的检查。我们经常听到子宫内膜增生这样一个病,还有子宫内膜变厚,是不是增生就是变厚呢?这是一个概念吗?
可以这么说,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比如说子宫内膜增生其实是病理科大夫对病理报告的解读。子宫内膜腺体的形态,还有子宫内膜腺体跟间质的成分比值来做比较。病理学有一个分类,比如属于良性范畴的,就是单纯性的增生复杂性增生,有一部分就叫癌前病变,就是不典型增生。这种是要非常小心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可能时间长了以后,这部分子宫内膜的增生会出现癌变的情况,这是弥漫性的;当然也有些是子宫内膜局限性的增生,可能会形成一些子宫内膜的息肉,也叫增生,但是在临床上,还要做一些影像学的检查,比如前面说的超声检查,当子宫内膜增生的时候,B超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厚度超过了正常范围,该薄的时候它厚。或者里面的回声不均匀不一致,有一些强回声中回声,跟周围正常内部回声不一样。表现为局部的增生,内膜厚度增加或者回声不均匀,都可能是子宫内膜增生的表现。所以就是子宫内膜增厚的超声结果,实际上应该引起警惕的。如果是增生,是整个宫腔的膜都会增生,还是局部的增生,还是说哪一个部位的增生可能更危险一点?
一般来说增生分好多种,有良性的增生,也有癌前病变的增生,因为从良性过度到癌,是有一个灰色区域的,不是说非黑即白。弥漫性的增生,其实也有可能是阳性的增生,也有可能是恶性的增生,它都是有可能的,那局限的小的肌肉的话,应该说肌肉大,绝大部分啊,都是一个良性的增生。但是有特别少数的这种像表现上肌肉的这样的增生。也有癌变的这种可能性啊。就是每一种情况的话,不管是弥漫的还是局限的,都可能会出现癌变的情况。肠癌结直肠癌通过肠镜看是不是有息肉,是作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的危险信号,那子宫内膜增生也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信号吗?
一部分是这样,但子宫内膜增生是一个大的范畴,应该说大部分的子宫内膜增生都属于良性范畴,只有很少一部分子宫内膜的增生属于癌前病变,因为子宫内膜增生最直观的表现就月经异常,但是女性的一生出现月经异常的概率是比较高的,不可能每个女性从来月经到绝经,一次月经都不会出问题。所以这种子宫内膜增生,其实对每个育龄女性来说都是常见的情况,但是出现单纯的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如果内分泌恢复正常以后,内膜增生就好了不会再复发。如果是癌前病变,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分化分裂快速,就会有更高的比例会进展成癌,这时候一定要诊断出来及时终止。如果是良性的子宫内膜增生,不需要治疗也能够变好?还是说无论什么样的增生,医院看医生,引起警惕呢?
子宫内膜增生有几大类,比如子宫内膜息肉,这是常见的情况,如果子宫内膜息肉非常小,只是说做体检做超声的时候发现,很小的息肉还不到1厘米,月经是完全正常的,因为女性的子宫内膜每个月都会随着月经脱落,所以可能有20%左右的子宫内膜息肉,在随访过程中就脱落下来了,这种也挺好,但如果是比较大的息肉大于1厘米,自动脱落的机会相对很低,一般来说我们会建议进一步治疗。还有一些女性,比如说学习很紧张,一些年轻的女孩要考试,每天熬夜到很晚,或者工作压力很大,或者家里面有亲人出事,一段时间心情不好,经常有女性俩月或者仨月不来月经,一来月经就持续了好长时间,十天半个月,20多天都不干净,这种情况情绪过度变化导致大脑分泌激素,影响卵巢的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如果内分泌失调得以纠正的,子宫内膜增生也就恢复了。如果不能纠正持续存在,那就需要进一步的药物或者手术的干预。子宫内膜增生是由很多原因引发,哪些人容易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呢?
子宫内膜增生的高危人群,首先,子宫内膜生长增生是靠雌激素作用,子宫内膜逐渐由薄变厚,排卵以后变成*体,*体分泌孕激素使得子宫内膜出现转化,然后*体萎缩孕激素下降,然后出现月经。如果没有排卵,也就说身体里缺乏孕激素,子宫内膜就会持续生长,临床上叫做长期持续的雌激素的刺激,而没有孕激素的拮抗导致。这种情况什么样的人会出现呢?这种女性是不排卵的,临床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大家都听过,因为这种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一般会有表现什么呢?月经稀发。通常女性月经都是一个月一次,28天加减七天,可能短的话21天,长三十五六天来一次。如果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两三个月一来,三四个月一来,有的人甚至一年来一次、两次,不排卵,卵巢也会有雌激素的分泌,这种情况下子宫内膜会持续长,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另外跟人体的代谢有关系,因为内分泌不管是卵巢还是什么,是系统性的。因为现在中国的饮食结构更接近西方,食物中脂肪摄入比较多。所以很多人出现过早的肥胖。脂肪不仅仅是我们储存能量的器官,脂肪也会合成产生雌激素,所以很胖的人,往往会出现内分泌的异常,这也是子宫内膜增生的高危人群。还有一类人群,比如说乳腺癌,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里发病率第一位,很多年轻女性罹患乳腺癌以后,医生会根据乳腺癌的性质开药,比如说激素受体阳性的,会处方他莫昔芬这类的激素类药物进行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做完手术或者化疗,放疗以后还要持续的吃这类药物。他莫昔芬这个药物很有意思,对于乳腺癌,是抗雌激素的,会抑制乳腺癌的复发。但对于子宫内膜反而会起起一个刺激的作用。所以在国外做过一些长期的病例观察,发现他莫昔芬是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甚至是增加子宫内膜癌变的风险因素,所以会针对性吃些特殊的药物。另外现在有很多女性追求青春永驻,绝经了希望吃点激素类的药物,保持一个良好状态,需要做绝经以后的激素替代治疗。如果激素替代治疗用的不恰当,其实也可能会导致内膜增生。或者比如说现在吃一些保健品,其中添加了一些激素类的成分,长期服用也会导致内膜增生。不管是内分泌出现异常,还是摄入激素异常,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就会引发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早期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信号呢?
对于女性来说,如果出现内膜增生,最直观的就是月经异常。月经异常比较容易判断,因为每个女性有自己的规律性。但如果这种周期性出现异常,比如不该来的时候来月经,刚来完月经又出现出血的情况,或者说月经的量出现异常,月经出现过多。或者月经结束以后又开始出血,月经结束以后出血,其实都是子宫内膜增生早期表现的状态,包括一些绝经后的女性。因为子宫内膜癌的高发年龄,实际上是在50-60岁左右,这时候女性都已经绝经了,有些女性绝经以后又来月经,病人会来看病,这个叫做绝经以后的出血,这也是子宫内膜增生的异常信号。再有比如周期变化,可能3、4个月或半年都不来月经,这种不排卵的表现,也是子宫内膜异常,可能会出现子宫内膜增生。这种有的持续月经,有的不来月经都有可能提示子宫内膜异常,是因为增生的部位不一样吗?
一般来说子宫内膜会持续增厚,即使是好几个月月经不来,但早晚会有一天出血。子宫内膜持续增厚,一直到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不能支持这个厚度时候,就会引发异常出血。有的年轻女性觉得3、4个月不来月经挺好的,运动、游泳都很方便,使得这种异常情况长时间存在,最终还是会出现异常出血。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感觉长时间来一次月经就是规律,没发觉有异常,但是到怀孕年龄着急怀孕,医院看病。大夫会建议做子宫内膜的检查,结果发现子宫内膜已经出现癌变的倾向,有的甚至已经出现内膜癌。前面说到子宫内膜癌的高发年龄是50-60岁,但现在有一些很年轻的女孩,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结果一查子宫内膜已经出现癌变的情形,甚至已经都得子宫内膜癌了。有少部分人,大概有5%左右的人在40岁以前会出现子宫内膜癌,其实就是因为子宫内膜长期异常增生没有管理,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出现早发的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器官受累的疾病,最先反应的就是月经的问题,开始是卵巢排卵的障碍,排卵障碍导致激素不稳定,然后导致内膜增生,内膜增生又会影响月经,然后进入循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往往会胖,越胖排卵就会出问题。对对对是的。子宫内膜增生能厚到什么程度呢?是往外面长,还是往里面长?
增生的测量在子宫宫腔内衬的一层薄层的组织,超声测量一般从内膜两层测量,B超大夫报告的内膜厚度两层内膜,如果内膜空间里面有积液,B超大夫会单独报。一般来说报内膜厚度,都是两层内膜的厚度。比如是卵泡期,就是刚来月经以后,一般4-8毫米左右。当排完卵以后内膜会更厚一些,可能要8-14毫米。通常女性在月经的任何时间,比如说快来月经前,也不应该超过18毫米。如果单次测量18毫米以上都是异常。另外比如刚来月经,内膜就是23毫米,那也算是异常增厚,所以厚度还会根据月经的不同时间来报。再者绝经期的女性,人体雌激素水平是很低的,内膜应该处于萎缩的状态,如果这时候B超测量,一般来说界定值是四毫米。如果超过四毫米,5、6毫米以上,B超大夫会报子宫内膜增厚,建议进一步检查。如果是未知原因的子宫内膜增生,需要去做进一步内膜检查,确诊子宫内膜增生,只有用B超一个方式吗?
超声因为比较简便,医院就可以查到,当然还有更多的检查手段,比如核磁检查,但核磁太麻烦了也没有必要,而且超声的测量是非常准确的。所以临床上用的最多就是超声检查,还有测量厚度。但如果要确定到底是哪种类型的增生,其实要有病理的化验结果来判断从显微镜的检查,才能知道最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增生。因为子宫内膜增生有一个厚度范围,只要是异常增生就可以确诊吗?还是说需要有一个观察时期?
子宫内膜厚度只是我们超声测量的一个数据,因为大夫在超声检查的时候还要看内膜的回声是否均匀一致,正常情况下内膜回声是比较均匀一致的,如果是个局限性的增生,比如长了个息肉,回声会跟周围不一样。这种情况叫内膜不均质,有时候可以直接测量出这一部分,另外的话还要看血流信号,比如长了息肉,有的时候超声能够直接打到息肉有血流信号,这样就能提供更多的数据来判断。当然测量厚度是只是一个方式,就像我们说风吹草低见牛羊,当草特别高的时候,就看不到牛羊了,但吹过以后就能看到。比如里面长了息肉,在内膜特别厚的时候,B超结果可能就不太容易显露出来。但如果刚来月经内膜刚脱落里面长息肉,测量是最准确的,就容易发现这样的息肉情况。所以判断子宫内膜到底有没有增生,比如快来月经做了B超报内膜增生,但是又没有什么异常,大夫会建议再来一次月经,在月经刚干净的时候再做复查,因为这时候就是最低的时候,测量是最准确的,也能有效判断出内膜里面到底长没长异常的东西。如果一旦发现或者一旦确诊了子宫内膜增生就一定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个厚度的问题,会结合临床表现,比如已经出现月经异常月经失调,已经开始有异常出血,根据患者年龄还有既往病史,医生会建议做进一步的内膜活检来判断有没有异常。如果是局限增生,B超怀疑有内膜的息肉,息肉不到一公分,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月经非常好,也没有异常出血,这时候可以考虑观察。具体考虑观察还是考虑进一步治疗,还要结合有没有高危因素,比如说本身就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或者本身就是乳腺癌在吃药的人,或者有非常高发的肿瘤家族史,我们叫历史综合征。比如家族里有很好几个亲属都得了结直肠癌、内膜癌这样的病史或者说病人本身就是血糖高,糖尿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些都是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建议治疗或者检查会更积极一点。看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决定是否要治疗,或者是说观察一段时间也是有可能的,会不会自愈呢?增生可能您刚才讲的有一些,比如说最近心情不太好,那他就增生了,可能过两天我心情好了,他就好了呢?有这种可能性,比如说你最近特别焦虑,学习太紧张,每天熬夜,内分泌出现问题,一些年轻的女孩,在高考前好几个月不来月经,考试结束放松了月经就好了,那时候就没什么问题了。但相当一部分病人,不干预会持续存在,持续存在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干预会存在出现癌变的风险,这是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所以子宫内膜增生,如果是不去管理,最后比较严重的后果就是发生癌变。有的患者问检查报告单子上写的子宫内膜复杂,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什么?很严重吗?
不典型增生就是前面提到的子宫内膜增生里相对比较严重的部分,就是我们称之为癌前病变。如果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不伴不典型,这时候其实是相对比较好的,常规的用药就可以。对于伴有不典型增生这部分患者,最高的癌变率可以高达30%,需要进一步的治疗积极干预,如果放任不管势必会出现癌变的情况。子宫内膜增生治疗是采用哪些治疗方式呢?
子宫内膜增生治疗根据病理类型来选择进一步这治疗方案。首先针对良性的增生就是没有不典型性的,不属于癌前病变,我们会根据增生的情况,比如因为身体里面缺乏孕激素,长期的雌激素刺激导致的,这时候会使用一些孕激素类的药,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体酮,有时候会使用口服避孕药,因为口避孕药是复方的,里面也有雌激素和孕激素,而孕激素的成分是比较强的,帮助患者进行几个月的调经的治疗。另外的选择,比如现在运用比较多的,比如左炔诺孕酮避孕环,针对增生反复发作的人,过一段时间就增生,循环往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种情况会给患者建议上一个含有这种药物的避孕环,在宫腔里避孕环入血的成分很少,主要在子宫内膜局部释放,这样方便长期管理,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四十多岁可能排卵就出现不规律了,卵巢功能下降,经常会出现误排卵闹月经的情况,针对这类问题有时候大夫会建议他上一个环,因为一个环管5-8年的时间,四十多岁上环5-8年以后就五十多岁,差不多也就绝经了,就不会再复发了。这些就是药物治疗,可以实现长期管理,另外就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意义有两个,第一,就是明确到底是哪种类型的增生。是一个良性的增生,还是一个癌前病变增生,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如果是个局限的增生,就是平常说的子宫内膜息肉。药物的效果不好,通过药物把让息肉掉下来,可能性相对比较低。会建议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常用的就是做宫腔镜,直接把息肉然后取下来,就跟我们做肠镜切息肉差不多,取下来以后如果患者回复月经,卵巢功能恢复再做一段时间的维持的药物治疗来管理,避免内膜增生再次发作,另外就是根据发病原因的管理,比如说肥胖的人要减肥。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的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到了生育年龄,要积极的把多囊卵巢雄肌素高控制下来,要控制体重。比如不排卵要促排卵的治疗,恢复正常的排卵,对控制内膜增生比较重要的手段,另外,比如长期在吃保健品,保健品就不能再吃,针对保健品有关的情况。不管是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都是对子宫内膜增生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内科治疗会更多一些吗?还是说采用手术方式的患者更多一些?
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说患者已经出现很长时间,内膜就是厚,而且出血特别多,有的就医患者就说实在受不了了,熬了20多天出血越来越多,都头晕了,走路打晃。这时候可能我们就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既能快速诊断病理,也有止血的作用,临床上叫诊断性刮宫,这是比较常见的。另外如果说病人很年轻,只是月经的异常,只是增生不考虑癌前病变的可能性,通常会建议选用药物治疗来管理。内膜增生只是一个结果,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内分泌的异常导致的。所以内分泌的管理通常需要管理一段时间,要做几个周期的治疗才能把内分泌治疗管理好。前面提到的刮宫的治疗方式好像做流产手术的时候会听到这个手术方式,还有前面也提到的宫腔镜,这是两种子宫内膜增生的主要手术方式吗?
刮宫有点类似人流,但跟人流不完全一样。也是用刮匙到宫腔里面,对子宫内膜增生进行全面的搔刮刮下来。刮宫是盲操作,如果长得特别厚或者局部长了息肉,有可能会漏掉,不一定全部刮的出来。即使是再有经验的大夫的话,通过刮宫也会有一部分的内膜遗漏,不一定刮的出来,因为有时候增生或者息肉长得很结实,刮匙不一定刮得下来。所以这时候要借助宫腔镜,最好的优势就是直观,看到问题直接操作,首先对宫腔有个非常全面的评估,知道哪有病变,再者,能够针对性的取,取完以后也知道取得干净不干净,是不是全部都取下来了。因为有的时候,碰到子宫内膜癌的病人,宫腔里面很小了一点,还长着像小菜花一样的东西,如果刮宫很可能会漏掉,宫腔镜直接看到,就直接取下来了。所以宫腔镜是现在最主流最好的一种手术方式吗?
宫腔镜用的是比较多的,可以避免子宫内膜息肉出现遗漏,但也是分情况的,比如在手术之前B超高度怀疑已经是内膜癌了,那时候我们不一定用腔镜,因为宫腔镜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会把子宫腔捧起来,会往里面打葡萄糖液或者生理盐水,宫腔内有压力怕癌细胞,会通过输卵管到腹腔里面。如果已经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就只建议做整刮,如果整刮过程中已经看到非常不好的,肉眼都已经判断是子宫内膜癌,就不用宫腔镜再看了。如果是弥漫性增生,整个内膜组织都会厚,如果是局限性增生,就像息肉一样,细长的有个根像泪滴一样,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比较多。因为本身弥漫性增生是不排卵激素水平异常导致的结果,去除结果没有治疗病因是没有用的,可能过一段时间月经异常,又开始出血。理科报子宫内膜增生,是单纯性增生或者是报复杂性增生,大夫给患者开药。后面的药物才是治疗增生最重要的,而不是手术本身。如果是个息肉局限性的增生,可能手术会价值会更高一些,但是可能术后也得通过药物来控制复发的情况。所以药物治疗实际上就是控制内分泌的激素水平,这对子宫内膜增生至关重要,还有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需要切除子宫,有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吗?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切除子宫的情况,都是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有癌变倾向。比如已经完成生育,50岁上下就快绝经了,这种情况我们多数建议把子宫切掉。但如果是良性增生,因为治疗手段很多,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通过药物是能得到一个很好的控制,就不需要切除子宫。除非增生跟其他病变合并出现,比如说又增生又有大肌瘤。把增生治好,肌瘤又没法控制,因为增生的一些用药,可能会对子宫肌瘤也有影响,这时候会建议其他的手术来共同管理,因为好多女性不光是内膜增生,也会合并其他的一些问题。所以就是子宫内膜的一些常见疾病,除了增生以外还有子宫肌瘤也是特别常见的。我们要看到底是哪个因素占主导。月经异常是因为内膜增生是主导因素,还是因为肌瘤太大了导致的异常出血所致。今天我们说了很多增生,还有很多人内膜过薄,也会出问题。比如说该怀孕了怀不上,一侧内膜太薄了,等于供受精卵着床,这个土壤不够肥沃,这样其实也需要干预,就是内膜过厚不好过薄也不好,或者做完人流以后刮宫太厉害了,宫腔里面出现粘连,也会导致不孕,也是需要干预的。那如果真的是出现了太多复杂的情况,不得已需要做子宫切除的话,会对女性的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呢?
通常需要做手术的时候,一定是反复权衡后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才会切,对于切除子宫很多女性都担心,切了以后会不会衰老,或者会不会影响以后的夫妻生活。一般来说育龄期的女性还没有绝经,子宫虽然切除了,良性疾病不会把卵巢也切掉。这样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受的影响不太大,要说一点不受影响,可能有的人也会受影响。因为有的女性卵巢的血运除了卵巢自己有营养血管供应以外,子宫可能也供应少部分的血运给卵巢,所以话切除子宫的话,如果它本身就是子宫优势血管供应的话。卵巢的血运会受一定影响,但是大多数的女性切除子宫,内分泌变化不太大。阴道分泌物还是正常的,不会出现干涩,分泌物少,这种更年期的症状出现的很少。另外性生活的问题,很多人担心有没有性生活的障碍,一般来说在我们既往做的病人随访里,没有看切除子宫会对性生活有不良影响的案例,所以不用太担心。对于子宫切除,首先是需要切才切,不能说太过积极,为了预防癌变提早切除是没有必要的。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轻女性,比较担心子宫内膜增生会不会影响怀孕?
那子宫内膜增生如果是弥漫性的增生,就是不排卵造成的,势必会影响怀孕。或者说正常排卵,只是长了息肉,这种情况下一公分以内小的息肉不太影响怀孕。但什么情况下会影响,一般息肉过大,另外就是长在靠近输卵管开口地方的这种息肉,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的通过,就会影响怀孕,而这种情况下如果试孕了,试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怀上,B超又发现内膜增厚或者怀疑有息肉的情况。一般来说会建议做一个诊断,把这个息肉去除,增加怀孕的几率,尤其对有生育要求的人会更为积极一些。如果绝经了还会内膜增生吗?绝经后内膜增生是癌变的一个重要信号吗?
通常我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