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不惑之年的你,做过肠镜了吗
TUhjnbcbe - 2021/9/10 23:58:00
我们都清楚,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金标准。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肠镜检查。因为95%的大肠癌是由小息肉变坏的,所以,我们医生一般建议年过40岁,无论男女,无论有没有症状,都要做一次肠镜,以便发现息肉并切除这个祸根。是不是做一次就万事大吉了呢?或者说把息肉切掉就永远没事了么?这个还真不是!第一个问题:为啥要40岁做第一次肠镜?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一般经历这个过程: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并及时切除掉,以绝后患。大多数的肠息肉在人三十几岁就开始长了,到40岁左右就更多了,到了五、六十岁,超过1/3的人都有。大肠癌的高发年龄是50岁以后,所以我们想要发现早癌及癌前病变,就必须赶到它变坏之前做肠镜发现它!第二个问题:一次肠镜,到底能管多少年没事?在年世界物联网大会—智慧健康发展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说:如果你超过45岁还没做肠镜的话,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肠镜,做一次肠镜管你五年、十年没问题,你不会得结直肠癌。换句话说,40岁左右做一次肠镜,基本可以保你在5-10年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为最低了,但并不是%安全。这是因为,你如果没有长东西,也没有其他异常,可以5-10年再做下一次;如果有东西,切掉后,还可能再长,还要复查,所以并非%安全;所有从这一点来讲,一次肠镜能保10年平安,并不为过。

第三个问题:肠镜检查主要发现哪些问题?

及时发现很多疾病:大肠息肉;大肠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等等。

第四个问题:哪些情况不适合肠镜检查?

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暂时不适合接受肠镜检查:

1)肛门、直肠在严重的化脓性炎病如肛周脓肿,或存在严重肛裂等疼痛性病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检查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起患者无法忍受的疼痛等情况;

2)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射性结肠炎,如细菌性痢疾活动期、溃疡性肠炎急性期,尤其暴发型者。因为在肠道炎症水肿、充血的情况下,肠壁组织薄、顺应性下降,容易发生肠穿孔;

3)妇女妊娠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进行,妇女月经期一般不宜做检查以免发生上行性感染,除非必须做的情况;

4)腹膜炎、肠穿孔等情况下不宜进行检查以免加剧病情;

5)腹腔内广泛粘连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腔狭窄导致进镜困难时不要强行继续检查以免发生粘连带、系膜或肠壁的撕裂;

6)身体极度衰弱、高龄以及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史患者,导致对检查不能耐受者,必须慎重;

7)小儿及精神病患者不宜施行检查,若非做不可,可考虑在麻醉下施行检查。

第五个问题:如何定期复查?临床上通常根据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来决定复查时间;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复查时间建议在1~3年内;对有下列情况时建议短期在3~6月内复查一次肠镜:(1)肠道准备欠佳,影响检查视野者;(2)因各种原因上次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者;(3)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者;(4)大于1cm的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者;(5)大于1cm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6)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不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同时,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也应该加大复查频度。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本文首发:胃肠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惑之年的你,做过肠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