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定期体检很重要
可是好不容易排队完成检查
拿到体检报告却是一头雾水
“结节”“息肉”“囊肿”“增生”…
“不明觉厉”的名词满天飞
越看越觉得自己浑身不对劲
这些是癌症的征兆?
还是自己吓自己?
结节:的确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在影像检查中(如CT、胸片),发现类圆形的直径小于3cm的病灶通常描述为结节灶,直径小于1cm时常被描述为“小结节”,直径小于0.5cm时就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随着近年来多排螺旋CT的出现,小结节或微小结节发现得越来越多,但大部分是良性的。
甲状腺结节
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炎症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不过,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不足1%,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不需治疗。
肺结节
一般年龄大、肺部有基础疾病的人,做检查易发现肺部结节。即使发现肺部结节也不必恐慌,因为其中只有极少部分人最后被证实是肺癌。
此时必须找专业医生鉴别判断:
①对于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仅做随访观察,如结节没有变化、没有异常增大,一般被认为是没有风险的,有的甚至会随着时间变化慢慢消失。
②1厘米以上的大结节,建议要尽早诊治。
增生:不一定会发展成癌
增生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生理性增生有时会对人体有益,病理性增生往往是有害的,但也不意味着增生就一定会发展成癌症。
骨质增生
关节处增生,也就是“骨刺”,通常被认为是人体代偿性的增生,即通过增生来帮助支撑身体、稳定关节。如果没有给身体带来不适,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早期大多可保守治疗,效果很好。目前还没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向前列腺癌转化的证据。
息肉:有一部会癌变
息肉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大多数息肉属良性,但有一部分会恶变。建议只要在体检中发现息肉就应尽可能切除,随后送去病理活检,确诊息肉类型,防止复发。
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有3种类型,分别是:
①炎症性息肉
②腺瘤性息肉
③增生性息肉
癌变几率不同,只要及时发现并将其切除,随后保证定期做肠镜检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息肉三种类型:
腺瘤性息肉多为癌前病变,平均癌症发生率为8%;
胆固醇息肉和炎症息肉癌变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定期行B超检查观察大小及形态变化,必要时可行超声造影,增强CT,磁共振等检查进一步明确。
囊肿:基本不需要特别治疗
囊肿是一种良性包块,有的单独一个,也有多个的,一般来说对健康没有多大影响,体检查出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囊肿没有对周围器官存在压迫症状或发炎感染,基本不需特殊治疗。
如果肝囊肿过大,可能压迫邻近器官,引发不适症状,则需积极治疗。如出现并发症,像囊肿破裂、囊内出血等,需进行外科手术。
乳腺囊肿
95%的乳腺囊肿无需做特殊处理,只要定期观察,每半年做一次B超,40岁以上患者每年加做一次钼靶检查。
肝囊肿
绝大多数肝囊肿不会癌变,且不会影响肝功能,建议每6个月做B超复查一次,观察囊肿大小变化。
肾囊肿
肾囊肿以单纯性肾囊肿较为多见,绝大多数单纯性肾囊肿为良性,恶变几率微乎其微。小于5厘米,且没有给患者带来不适,大可不必治疗,随访观察即可。
不管如何,定期复查
监测身体的变化非常有必要的
小伙伴们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本文素材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本文仅做健康科普,具体检查或诊疗还请遵循医生指导。
往期推荐
会员积分商城上线
SVIP会员卡限量开售!
美团口碑正式上线,快来get你的多重福利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